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一年三造鱼虾轮养亩产值近5万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5月01日版次:10

  许生(右)将对虾和鲮鱼轮养,既能改底又能防病。

■ 达人档案
  养殖户:许生
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与鲮鱼轮养
所在区域:江门新会外海镇
养殖成绩:做水产养殖20多年,其中养虾5年,五年中虾亩产超1000斤的占70%,盈利颇丰。
  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邓汉文

  江门新会外海镇许生养了20多年甲鱼,5年前转养南美白对虾,养虾5年的成功率都较高,亩产达到1000斤/亩的造数占比70%,养殖水平在新会这个养虾重镇,算得上是上流水平。
  日前,记者来到他的虾塘,他今年的冬棚虾刚刚卖完,正在准备茶麸清塘。在记者和许生交流过程中,许生一直自称自己是个养虾新手,之前在技术员和周边前辈的指点下,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养虾模式,那就是“鱼虾轮养”模式,这样养出来的虾病少、高产、快大。
连年亩产超千斤
  据许生介绍,他养殖甲鱼已经有20多年,随着年纪增长,身体已经不适应高强度劳动的甲鱼养殖工作,就想尝试养殖新品种。5年前,许生在新会外海镇租下4口塘共30亩虾塘开始养虾,养虾管理一边靠饲料技术员指导操作,一边跟着周边养殖户模仿学习。
  现在,许生将一年养殖季节分为三造:1造白水塘虾+1造冬棚虾+1造鲮鱼,三造养下来,每亩年产值达到4.3-5万元。以去年的养殖为例,第一造的白水塘虾在7月23日试水投虾苗,试水成功后,每亩水面投苗4万尾,虾苗规格在P10左右;养殖周期大约83天,国庆节期间4口塘池塘统一出虾,成虾规格齐整,这造白水塘虾亩产超过1000斤,规格36支/斤,平均卖价19元/斤,盈利颇丰。
  冬棚虾则在11月13日投苗,密度比白水塘高,达到4-5万尾/亩,春节前后出虾80%以上,四口塘中最高亩产达到1200-1300斤,平均在30支/斤。3-4月份许生陆续出完冬棚尾虾,最大规格达15支/斤,卖价比春节更高。
鲮鱼和白虾轮养
  第三造养殖,许生养的是鱼,跟周边“泥鳅-白虾”轮养模式不同,许生习惯用“鲮鱼-白虾”组合轮养。他介绍,当地将泥鳅和白对虾轮养,主要是为了提高养殖效益,特别是在白虾行情较差的情况下,泥鳅产生的补充效益非常可观。但是,由于泥鳅亩产高、销路窄,市场风险往往较大,在白虾行情好的情况下并不是最优选择。相反,鲮鱼养殖简单灵活,投喂少、成本低、养殖周期可长可短,还能起到清理虾塘底质的作用,轮养鲮鱼后还能利于对虾产量提升。
  据悉,鲮鱼主要作为活饵料卖给鳜鱼、笋壳鱼等养殖户,需求规格在50-2000尾/斤,随时可以出鱼。许生在冬棚虾清塘后,每年4月份前后投鲮鱼苗,赶在7月份投养虾苗前清塘,这样,鲮鱼的收成足够摊平虾塘租金。“鲮鱼在虾塘什么饵料都吃,而且生长速度快。”许生介绍,养殖鲮鱼后虾塘底质清爽、黑泥少,有害物质沉积少,后期可减少动保产品改底的投入,而且水质稳定,大大减轻池塘负荷。
  许生特别提到,出完鲮鱼后,虾塘需要进行全面清理“存鱼”,避免遗留的鲮鱼抢食虾料,导致虾苗生长滞后、料比增高以及溶氧不足。可以每亩20-30斤浸泡茶麸全塘泼洒,增氧1小时后静置1天,等到杀灭存鱼后,再用漂白粉消毒。连续一周曝气除去水体中的余氯和茶皂素的毒性,才开始进虾苗投养环节。“轮养后的虾塘底质好,虾的胃口就好,生长快,出虾产量高。”
用功能料养虾调水
  有关养殖技术,许生显得十分谦虚。“我是纯粹盲棍打死老师傅,没有怎么配菌调水,基本上是用功能性饲料,在抓好营养的同时,水质也不错。”许生在养虾管理上更倾向于“化繁为简”。
  一直以来,他将江门珊瑚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肝肠肽”功能性发酵料作为压箱底的宝贝,用它养殖一次性解决水质、消化等问题,将原本复杂养虾难点简单化处理,成为连续几年高产成功的必胜法宝。
  据悉,“肝肠肽”经过发酵处理,含多种有益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虾摄食后营养吸收利用率更高。当虾苗上罾后,体长达到3厘米以上即可使用“肝肠肽”,与普通饲料按比例约为1:(5-10)混合后全程投喂,视对虾生长情况和水环境状况可灵活调整投喂量。尤其适合转肝期的虾苗,肝胰脏薄膜模糊或肠道偏细时使用效果佳;当因水体环境引起的中毒、应激、慢料、浮便,也可以用。
  近年,珠三角地区养虾成功率逐步提升,养殖模式也越发丰富,鱼虾轮养、鱼虾混养、快虾模式、高营养催肥模式、“白+黑”组合模式等层出不穷,像许生一样亩产千斤的成绩正逐步成为常态。

  许生(右)将对虾和鲮鱼轮养,既能改底又能防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