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粤东干旱投苗放缓 鱼虾病害高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5月27日版次:10

  当前潮汕和梅州地区的不少水库已经干涸,图为揭阳新西河水库现状。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蔡丹燕)“水库底部已经裸露,三分之二面积的水库底部长满青草,都可以踢足球了。”据汕头水产养殖人士介绍,当地几乎每天都停生活用水,汕头潮南区的龙溪水库、秋风水库等多个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库容已降至历史最低水位。据悉,自去年秋季以来,粤东和梅州一带降雨量严重偏少,出现秋冬春三季连旱,汕头潮南、潮阳、揭阳地都、汕尾海陆丰等地的养殖用水最为紧张,这对当地的水产养殖造成了严重影响。
  “缺水,气温又高,水分蒸发后,盐度升高,鱼苗都放不下去。”据梅州水产协会副会长钟健辉介绍,梅州部分地区80%以上的水库都干涸了,剩下20%只有一半的水;目前梅州地区大草鱼已经所剩无几,有鱼的基本上是鱼苗,80%养殖草鱼的处于保苗状态。据了解,往年同期100-200克/尾的草鱼苗早已售罄,而今年还有不少存塘,空塘的养户也不敢投苗。因为干旱,投了苗的和还有苗未卖的养户只能选择减少投喂,以保苗、保鱼为主;现在梅州草鱼苗养到的300-400克/尾比比皆是,有的达到400-600克/尾规格。
  由于长时间无法换水,养殖塘水质普遍碱性指标偏高,加上天气高温,细菌滋生,草鱼病害增多。据梅州一养殖户介绍,当地有个养殖600亩水面的养殖户,由于塘里水质指标过高,放苗三四天后就停止投喂,至今已经两个多月不敢喂料,其他大部分养殖户也都是两三天喂一包料。针对目前缺水的状况,当地养殖户们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花2-3万元挖井引水入塘,靠近韩江的养殖户则用水泵引韩江水到鱼塘。据丰顺新希望草鱼料负责人王经平介绍,“目前只能尽量调节水体,假如不更换老水,则无法解决根源性的问题。”
  与梅州相邻的潮汕地区,向来是鱼虾混养的区域,本次干旱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当地的养殖进度。汕头、揭阳、潮州、汕尾等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较严重的是汕头牛田洋、揭阳地都、汕尾海陆丰一带。由于长时间缺水加上气温升高,目前当地池塘盐度在5-15格不等,远高于正常鱼虾混养的盐度水平,盐度过高直接影响投苗和喂料,同时还会带来发病风险。
  据悉,潮汕今年已经投了虾苗的塘,因为水太咸而放不了鱼苗。潮汕地区鱼虾混养,投苗第一个月的吃料主要靠鱼来消耗,但由于盐度过高、病害高发,养殖风险加大,养殖户选择降低投喂量。受此影响,当地市场饲料销量也下降三到四成。据揭阳海大业务员林义波介绍,按照正常养殖进度,到现在这个阶段虾塘普遍饲料投喂量可达7-10斤/亩,今年只有1-2斤/亩,部分地方甚至不投喂饲料。“一个揭阳地都的客户,20亩虾塘放虾苗60-70天,仅喂了4包料就出虾了。”
  不仅是投喂方面受影响,今年的投苗量也出现了下降。据悉,潮汕地区去年养殖成功率仅有一到两成,当地经销商饲料赊销压力大,养殖淘汰率很高,加上塘租上涨,往年塘租1500-1800元/亩,现在2500元/亩。如今养殖周期已经近半,又面临严重缺水这种状况,不少养殖户已经暂停投苗。据揭阳恒兴总经理胡志峰介绍,今年潮汕地区的土塘养殖投苗量下降了三四成。
  此外,干旱缺水导致的盐度过高引发弧菌超标,当地养虾病害暴发严重,发病率高达50%。据了解,揭阳地都、汕头牛田洋等地方,清明前后放的那批苗基本上全军覆没。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水产相关企业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不少企业加派技术人员到塘头进行技术指导和病害检测工作,宣传预防为主的病防理念,建议养户在养殖过程中勤改底、多消毒、补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当前潮汕和梅州地区的不少水库已经干涸,图为揭阳新西河水库现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