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探索城乡居民合作建房路子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6月15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近日,河北省滦平县一项改革引人关注,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颁出首张城乡居民合作建房使用权证《合作建房房屋使用权(租赁)鉴证书》。专家表示,这是宅基地改革的一个历史性突破,属全国首创。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村常住人口从8亿下降至5.09亿,近3亿农村人口流出带来大量无人居住的老旧房屋,有些年久失修,坍塌损毁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闲置农房达到了7000多万套,这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来说,是一笔沉睡着的宝贵财富。为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中央《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强调,要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路径和办法。
在此基础上,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强调要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依据合同法保护城镇居民、工商资本等租赁农房居住或开展经营的合法权益,明确租赁合同的期限不超过二十年,合同到期后,双方可以另行约定。
可见,滦平县此次改革,正是在这一系列决策规定背景下的探索创新。为合作建房者颁发《合作建房使用权(租赁)鉴证书》,是赋予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价值属性,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农村宅基地定价、流转机制,这意味着从政府层面对农村宅基地租赁期内使用权的合法性认证,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合作建房者的权益。
□光明网
上一篇:
挖掘非遗当代价值,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下一篇:
端午“新民俗”将我们紧紧相连
上一篇:
挖掘非遗当代价值,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下一篇:
端午“新民俗”将我们紧紧相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