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猪价半年跌60% 行业寒冬已至?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6月15日版次:11

  猪价跌破成本线,要获利的核心还是要降本增效。 视觉中国供图

  南方农村报实习生 黄子民 记者 曾慧玲 
统筹 彭进 吴昊晖

  养猪难,难于上青天!过去5个月,猪价断崖式下降,养猪人苦不堪言。根据新牧网猪价指数统计,6月10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7.35元/斤,与今年年初18元/斤的高位相比,已锐降60%。从今年4月份开始,全国平均猪价就已跌破成本线,到了6月份部分地区养殖户出栏一头商品猪亏损已达上千元。
  猪价未来走势如何?猪周期进入新的拐点?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三大因素促使猪价快速下跌
  从今年1月份到6月份第一周,全国平均猪价已经下跌将近60%,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认为,本轮猪价下跌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生猪产能超预期恢复。王祖力提出,价格下跌的本质是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生猪产能超预期恢复是造成本轮猪价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出栏的猪确实多了。”海南罗牛山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红涛表示,近几个月公司出栏量都大幅增长。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罗牛山2021年一季度累计销售生猪7.93万头,同比增长392.18%。牧原、正邦、新希望等头部养猪企业今年前5个月生猪出栏明显增长,其中仅牧原一家前5月就出栏1396.2万头,同比增长165.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均恢复到常年水平95%左右。
  二是养殖户对行情错误预判导致恐慌性抛售。“猪价短时间内跌幅这么大,是有些异常成分。”王祖力认为,许多养殖户对猪价后市走势产生了误判。年初猪价屡创新高时,不少养猪人对今年行情非常乐观。“全年最低价预计在12元/斤以上,”广西经销商梁先生年初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的预期代表了不少养殖户的态度,这也导致不少人选择压栏观望。后期价格一路走低,随着气温升高,为了防非,养殖场户开始恐慌性抛售,导致行情进一步下跌。
  三是进口冻肉冲击生猪市场。王祖力表示,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进口冻肉积压,近期部分冻肉释放到市场,对生猪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现在市场上肉确实是多了,但猪其实没那么多。”广东某母猪场负责人李龙(化名)推算,养殖户购入母猪复养需要18个月,在上一波非瘟疫情发生后,复养的猪还不到集中出栏的时间,猪价不应该跌得这么惨,他认为,是外来肉蚕食了市场份额。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4月份我国猪肉进口量为159万吨,同比增长18.1%。
后市行情判断出现分歧
  在经历了近两年高猪价后,养猪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养猪赚钱这件事。今年4月8日,新牧网猪价指数报97.44,这是自2019年2月12日以来指数首次跌破100大关,当天全国平均猪价为10.53元/斤。这意味着,当时的猪价已经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许多养猪户迎来了2019年以来的首次亏损。6月份,新牧猪价指数已暴跌至65.65,这预示着大部分养猪人都进入了亏损状态。
  在猪价下行与成本上升的双向挤压下,现在养猪从“躺赚”到“血亏”,中小猪场压力巨大。李龙介绍,他场内目前存栏生猪200头左右,养殖成本大约8元/斤,按照现在的行情,出栏一头猪要亏损300多元。“现在出栏亏本,如果得非瘟就亏更多。一要防非瘟,二要防行情风险,挑战很大。”李龙说。
  规模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广西容县奇昌种猪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洪介绍,他的猪场目前的养殖成本是7.0-7.5元/斤,其中饲料成本占60%左右。现在的管理费、防疫费、人工费用、饲料成本等居高不下,如果猪价低于7元/斤,养殖户的压力很大。“养殖成本很难再省,毕竟防非是不能松懈的,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陈忠洪说。
  养殖户深陷亏损泥潭,对于后市猪价,他们有不同的看法。“预计只需要半年时间就会跌到5-6元/斤”,陈忠洪认为,由于前段时间积压的产能还没有完全消化,本轮猪价下行还未见底。也有相对乐观的意见,李龙表示,猪价未来会在7元/斤左右震荡,但不会跌破7元/斤。他判断,猪价会在7月中旬迎来上涨。
  “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当前养殖户已经由盈利转变为亏损,确实算是一个拐点。”王祖力表示,随着猪价跌破成本线,本轮猪周期的收益拐点已经到来,这会促使养殖户对产能进行调整。但他预期,猪价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保持下行。“猪价短期内下探到5元/斤甚至更低的可能性不大,但当前猪价并未跌到本轮周期的低谷,明年甚至后年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至于本轮猪价会掉到什么水平,取决于养殖场户会不会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养殖结构。如及时调整,猪价下跌空间不会特别大;如果继续扩张产能,还会有较大的下跌空间。”王祖力说,“但养殖户也无需过于悲观,虽然猪价在未来一年内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但类似中秋、国庆、元旦、春节这些需求旺季,会出现季节性反弹。”
  王祖力预判今年下半年猪价很可能出现反弹。一方面,三季度市场需求增加,猪价会出现一轮季节性反弹。另一方面,春节前后非瘟疫情有所抬头,虽然对全国总体产能影响有限,但对仔猪成活率影响不容忽视,这期间出生的仔猪对应的出栏时间正好是三季度。
低盈利时代成本为王
  低猪价时代,养殖户应该如何应对?王祖力提醒,一是要继续把疫情防控摆在突出位置。非洲猪瘟病毒已经在我国定植,疫情点状发生的情况会在很长时期内存在,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时刻不能放松。二是要准确把握出栏节奏。在猪价下行周期中,顺势出栏是最佳选择,他建议养殖场户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变化,准确把握出栏节奏,避免过度压栏或出现集中抛售。
  低盈利时代,成本为王,要获利的核心还是要降本增效。谢红涛表示,养殖户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手段控制成本,一是持续防非成功,这个是节本增效的前提,出现非瘟成本没有办法降下来,二是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淘汰低产母猪,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降低喂养成本,目前饲料成本居高不下,养殖户可以主动调整饲料配方,在满足喂养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可以让养殖户保持竞争力。
  对于小散户,及时调整养殖规模也非常重要。“后市养猪不可能暴利,我们就是缩减规模,不亏就好。”李龙说。
  猪价跌破成本线,要获利的核心还是要降本增效。   视觉中国供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