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猪价见底了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7月01日版次:09
  一天波动幅度超1元/斤、滞销压栏变惜售“缺猪”……这种景象即便在猪价持续高位的2019年也并未出现过,突然的反弹让养殖户一下燃起希望。“一大早七块五(每斤,下同),临近傍晚已经能给到九块了!”有养户反映,养了十几年猪,这种情况是第一次遇到。
  据笔者了解,这波行情从6月23日开始显露出反弹迹象,到28日开始局部回落,短短五天内波动幅度达2元/斤,让人不禁质疑此番反弹是否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笔者分析了近期猪价波动的4点可能原因:
  1.跌破成本线后养殖户惜售。根据上半年猪价暴跌的原因我们可以意识到,猪价其实已经“跌过头”了。当猪价跌破成本线后,养猪户尤其是二次育肥养殖户,心态也逐渐从急于抛售转变为抗价压栏,屠企收猪难度加大后,只能通过提价来刺激养户卖猪,以满足市场需求。
  2.大企业联合提价。有行业人士猜测,此次行情反弹不排除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少人把背后操盘手指向了集团猪企。以当前的价格,出栏即意味着继续亏损,而集团猪企可以凭借市场高占有率,多家联手,实现提价目的后逢高出栏。此外,持续的低价背后是全产业链的亏损,市场炒作氛围,诸多因素共同炒高了这波行情。
  3.牛猪被逐渐消化。经历了这波暴跌,猪场存栏的牛猪也已经被消化了一部分,加之猪价调低后对消费的提升作用,都促进了猪价反弹。
  4.官方收储提振信心。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目前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该消息一出,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效果。
  无论这波反弹究竟为何,养猪人更为关心的是,反弹的势头能否延续?其实不难发现,任何时期的猪价波动,都离不开终端消费的因素,但在这波毛猪价格反弹的背后,白条价格却是小幅回调。25日商品猪价格反弹,但白条价格并未反弹,这说明终端消费仍处疲态,白条走货情况不佳或影响后期猪价波动。
  新发地市场反馈,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基本上还是1-2个月以前就应该出栏的毛猪,毛猪积压的程度大约有1个月的量。“估计再有1-2个月,也不能完全消化”。在大体型白条猪被市场完全消化完之前,白条猪的价格很难有大幅起色。
  其次,今年1-5月我国猪肉进口总量196万吨,同比涨幅15.29%,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但年初看好行情,高价收购冻品的进口商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如果行情继续向上冲,将刺激大量冻品趁势出库,这显然利空猪价后市。
  综合来看,未来猪价反弹势头不强。不过目前到了从消费淡季向旺季转移的时间点,虽然生猪产能已经超预期恢复,但现阶段的母猪结构与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前相比有所差异,生产性能以及实际产能也有所不同,可能会对下半年的猪价造成一定影响。  
□李宗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