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客家灰水糍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7月01日
版次:
12
灰水糍的吃法多样。
| 美食煮义 |
灰水糍俗称“糯米糍”“水糍”,是流行于韶关、清远一带的传统小吃。
灰水糍的制作并不简单。先将选好的瓷白糯米浸泡碾成粉,再把黄爽干净的糯禾秆烧成灰,用上等的山泉水将糯禾秆的灰冲泡,一两个时辰后用布将灰渣滤出,取灰水烧沸晾温与糯米粉搅拌做成面团。再将大面团分成几个小面团,揉成陀螺型,这时利用拇指及食指的力量在陀螺顶开个小洞,最后将事先准备的萝卜丝、猪肉碎等馅料放入小洞中,糍粑就完成了。再把糍粑放入水中煮上五分钟,或是蒸上十分钟,即可食用。
还有一种灰水糍是无馅的,吃法则不同。切成片,上锅煎软煎熟,在糯糯的糍粑表面蘸上一层白糖,附着表面煎得香香的,软软的,口感绝佳。除此之外,也可与高汤同煮。糍粑柔软如绵,光滑细腻,不粘牙糊口,老少皆宜。
灰水糍性清凉,能解暑解毒,健胃消食,生津化淤,极富药膳功效,据说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关于灰水糍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
远古时,有一年粤北山区的人得了一种怪病,肚子发胀高凸如鼓,吞下的食物无法消化,高烧发热浑身起毒包,无论用什么药物都不能治好。后来观音菩萨为了拯救患病的乡亲们而特意托梦给乡亲们,说这是节日的一种恶鬼作祟,大家只要用糯米粉与灰水做成面团,煮熟用木臼舂成糍粑食用,就能驱妖除病,消食健体,确保平安。乡亲们依照菩萨的吩咐,在节日期间做灰水糍吃,果然治好了病。自此,灰水糍便作为一种农家的风味食品流行了开来。
□何浓
灰水糍的吃法多样。
上一篇:
白水山上白水带
下一篇:
勇于冒险
上一篇:
白水山上白水带
下一篇:
勇于冒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