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用好脱贫攻坚的溢出效应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7月20日
版次:
02
做好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关键是用好脱贫攻坚的溢出效应,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积蓄的多方面能量,还可以继续释放,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几万亿项目投资的溢出效应,可以对乡村振兴起到强力支撑作用。这些投资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公益性的项目投资,比如乡村的路、水、气、电、防、网等基础设施状况已经大为改观,教育、科技、文化、社保等这些公共服务水平也大幅提高。
第二类是经营性的投资。经营性投资使集体经济有了一些“家底”,产业发展也有了根基。要发挥这些投资的溢出效应,我们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这些资产明晰产权,纳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公益性扶贫资产的后续管护,改革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方式,防止资产流失、贬值,使其增值。
二是几百万干部队伍培养的溢出效应。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许多干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素质高,是乡村振兴重要的人才支撑和中坚力量。接下来,该如何继续用好这些人才,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三是扶贫搬迁的溢出效应。脱贫攻坚期间,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乡村振兴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接下来需要继续巩固这一成果,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能致富。”
四是产业扶贫。832个贫困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部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在不断成长,差不多每个县都形成了两到三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很多都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在过去产业扶贫过程中,有些地区存在与市场对接不够顺畅,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依靠外部力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该引导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加大投入,进一步促进乡村的三个产业融合健康发展。
五是精准理念的溢出效应。抓乡村振兴同样要用精准的方法,科学把握乡村发展的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办法。下一步就是要把脱贫攻坚中的精准理念内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以“时”的把握,“度”的掌控,“效”的求取度这种创新思维,推进乡村振兴。
六是提升社会关注度的溢出效应。通过脱贫攻坚,全社会对乡村的现状有个更为客观的认识,也对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这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万众一心、合理奋进的能量,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通过“扶志”“扶智”“扶制”和“扶治”这四方面的帮扶,贫困地区的群众树立起主体意识,提高了主体地位,激发了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主力、只有他们的内生动力得到激发,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因此,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有创造精神,变“要我执行”到“我要执行”,这才能真正激发起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7月19日新华社,作者刘奇)
上一篇:
下一篇:
“负重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负重前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