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大猪企上半年出栏重普遍在290斤以下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7月20日版次:11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峙贤

  猪价处于下跌期时,是选择暂时压栏以待行情转暖,还是抓紧出栏落袋为安?这不仅考验猪企判断行情的能力,更是考验人性的交易哲学。近期,上市企业纷纷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一起来看看面临这个问题时,巨头们是如何操作的。
  今年猪价从最高点15元/斤跌至目前西南地区不足7元/斤。从腰斩的猪价可以看出生猪产能在不断恢复。国新办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43911万头,已恢复至2017年的99%。
  正常行情下,商品猪出栏体重一般在120-130kg,被行业称为“标猪”。不少猪场之前引种和购买猪苗的价格居高不下,为了保障利润,往往选择养大肥猪。在近期猪价下跌时,行业更偏向压栏惜售,于是三、四百斤的大肥猪变得常见,甚至有号称“800斤重”的巨型肥猪出现。
  养猪人的认知是做出出栏决策的基础,目前看来,行业对牛猪的热情并不高,一味的压栏并非最好的选择。根据行情调整压栏节奏,在猪价下跌时适当压栏,遇到行情回暖时出栏大猪,收益将更为客观。
  近日,正邦科技、大北农、天康生物和金新农四家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商品猪的出栏体重。从3月份开始,猪价持续走低,各大上市猪企普遍开始压栏,商品猪出栏体重逐渐增加,到6月时正邦科技、大北农、新希望和天邦股份均达到了半年来最高峰。
  具体来看,正邦1-6月出栏重分别为:129.82kg、127.44kg、126.15kg、131.27kg、140.52kg、143.61kg。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几家上市猪企今年上半年的出栏体重普遍在146kg以下。
  对于金新农而言,尽管6月生猪销售均价环比降低31.67%,仍然选择了加大出栏量,环比增加17.44%,销售收入环比下降19.45%。
  牧原6月生猪出栏量环比上涨约12.21%,销售收入环比下降约15.83%。有可能是考虑到猪价长期低迷,在保证不亏本的情况下选择适时出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