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割鲍鱼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7月31日版次:13
| 食物记 |
  小时候我吃过很多鲍鱼,不仅个大,而且都是野生的。我记得最大的,比我的巴掌还大。我之所以记得,是因为当时我把这个鲍鱼平放在手掌上比较过。那个鲍鱼和番薯一起放在鼎里蒸,除了肉脆、腥味重,就没有别的印象了。母亲没把这个鲍鱼当一回事,她没加任何佐料,连盐也不撒。我甚至猜她可能都没有洗干净。当然,对于她来说,这个鲍鱼实在算不了什么。一到夏天,父亲每次下海都能捞回大半桶的鲍鱼。鲍鱼煮黑豆是当时家里饭桌上经常出现的一道菜。父母亲听别人说,鲍鱼煮黑豆对身体好,就总是让我们吃,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一见到鲍鱼就怕,就不想吃东西。我想,如果不是经常有人来收购鲍鱼壳,父亲可能更愿意捞海胆、捉螃蟹,或者钓更多的鱼。这些东西都比鲍鱼更好送饭。
  那时海里的东西真的多。生产队的木船靠着木桨,每次出海都会捞到几百斤的鱼。海边的礁石上,螃蟹肆无忌惮爬,紫菜没心没肺长,海螺成群结队堆。鲍鱼长在水下的礁石上,一粒粒,密密麻麻粘在那里。我没下水潜过,但我猜想应该是这样的,不然,为什么大人们每次下海,都能割到那么多的鲍鱼。
  鲍鱼的吸附能力特别强,在礁石上,它就像礁石生长出来的一块小石子,用手是没有办法把它取下来的,怎么用力都没有用,只能用弯钩把它割下来。我家里就有一把弯钩,铁的,锈迹斑斑,但把手的地方很光滑,想来一定是父亲用了很长时间,或者,是爷爷给他的。我爷爷年轻时也是在海里折腾的一把好手。父亲曾经告诉我,看到鲍鱼,就把弯钩贴着礁石放在鲍鱼的上面,用力往下割,另一只手在下面接着,这样,才能取到鲍鱼。如果没有接住,鲍鱼又附到礁石上的话,会更紧,基本上就取不下来了。
  父亲说看到鲍鱼,其实并不准确。家乡那片海并不清澈,潜下去,不到十米就已经是黑乎乎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顺着礁石,伸出手在石壁上摸。摸到了,就割下来。父亲有一副专门用来下海的潜水镜,镜片很小,刚好遮住眼睛的部位。我不知道海水是不是就能渗到父亲的眼里去了,但他每次下海回来,吃饭时,我看到他的双眼都是通红通红的。我知道,不仅父亲,村里下海的那些大人都不容易。天气稍微转热,就下海,其实,那时海水还是很凉。在海里,他们经常会受伤,有时,海胆的刺会穿进他们的脚底;有时,锋利的礁石会划破他们的手脚或者身子;有时,讨厌的水母也会跑来捣乱。收获少,他们觉得不好意思;收获多,挑着沉甸甸的担子从海边回到家里,要走几里路,要穿过一片细沙子,也累呀。那片沙子,空手走,都觉得陷脚,担子在肩上,更费劲。如果夏天,太阳暴晒,沙子变得很烫,光脚走过去,都要跳着走。父亲对我流露出来的关心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摸摸我的头。也许,作为父亲,他认为这些都没用,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在村子里,父亲割鲍鱼的水平实在不算什么。那时,村里有一个盲人,高高瘦瘦的,他割鲍鱼的本领才是真正的厉害。如果说他排第二,全村就没有人敢说第一了。即使别人空着手,他每次都能带回满满一桶的鲍鱼。村里不少人都问他,为什么这么厉害,甚至有人还说,他前世就是鲍鱼,所以,他熟悉鲍鱼的生长,他能够听得懂鲍鱼的话。每次,他眯缝着双眼,只是笑笑,什么话都没有说。这使他显得更加神秘。关于他的神话越传越远,周围村子的人也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神一样的人存在。父亲却明白其中的缘由。他说,到了海底,大家都是盲人。
  就是这个高高瘦瘦的割鲍鱼高手,最后却死在割鲍鱼的路上。当时,他像平常一样下水,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浮出脑袋。大家知道他水性好,一开始没有在意,等意识到问题严重时,已经晚了。大家纷纷下水找他。
  他被卡在两块礁石之间狭小的缝隙里,他的身子紧紧地贴在礁石上。
□陈小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