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五华引进稻虾共作项目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8月07日
版次:
10
“放养的虾苗才1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了。很多村民看到这么短的时间就产生了收益,都想加入“稻虾共作”养殖项目的行列。”近日,笔者来到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福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巽安说,番禺区对口支援办牵线搭桥,从福新村走出去的企业家李素偌请回来投资成立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稻虾共作养殖项目,寻找出一条产业帮扶的新路。
笔者来到福新村一个偏僻的山坳里,这里有一片刚开挖不久的稻田,稻田里栽种了禾苗,禾苗周边开挖了深水沟,深水沟里的增氧机呜呜作响。这就是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稻虾共作”养殖示范基地。“一个月前放养了罗氏沼虾苗,虾苗约1钱的重量,现在已经长到5-6钱,可以捞出来吃了。”公司总经理李素偌一边兴冲冲地说,一边吩咐工作人员找来渔网打捞,工作人员把网一撒到水里,网里一只只虾儿在跳动,有手指般大小。“几天前我捞这里的虾接待了一批前来参观的客人,他们都说味道鲜美。”李素偌说,罗氏沼虾在市场上每斤可卖到30至60元,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产品供不应求。
今年春季,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租用了福新村村民约10亩水田,建成稻虾共作养殖示范基地,在该水田里种植水稻,养殖罗氏沼虾。该水田位于山脚下,山泉水自山上流入水田,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稻虾共作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稻虾共作养殖项目通过示范引领,增加山区土地的有效利用,既保证粮食生产,又通过增加水产养殖品种,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有效利用山区山坑水体及荒废坑田,为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寻找乡村振兴产业出路。
□王汉文 杨颂
上一篇:
辽宁海水高温威胁海参养殖
下一篇:
上一篇:
辽宁海水高温威胁海参养殖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