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RCEP助中国农业走向海外市场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8月26日版次:06
  日前,中国政府已正式核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距离生效实施又近一步,标志着当前全球涵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即将诞生。待协定正式生效后,缔约方间90%货物贸易将逐步或立即实现零关税。
  农产品在各国间的贸易流通,是全球商品贸易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门类之一。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中国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迎来利好
  “从中国-东盟自贸区(FTA)到RCEP,中国农业对外开放不断突破,RCEP将给中国农业带来利好和发展机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春顶认为。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RCEP成员农产品总产量占世界的20.1%,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中国、新西兰、日本等都是传统的农产品贸易大国,东盟国家大多数都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是世界重要的大米、水果、棕榈油、咖啡、水产品等主产地。中国与上述区域组织、国家等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空间巨大。
  “在RCEP集聚的庞大市场、雄厚资本、先进技术等有利因素的积极推动下,整个区域内国家的农业发展,都将步入全新的广阔天地。”李春顶说。“RCEP引入外部市场竞争,能倒逼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重塑农业区域内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强中国与协定成员国之间的农业贸易、投资和国际合作。”
加速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升级
  近年来,RCEP缔约国成为中国农业投资的重要区域,其中东盟十国、新西兰等都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日本、韩国等则是中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
  “RCEP将推动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包括农业在内的相关产业和企业,将在RCEP框架下重新组合。”李春顶说,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限制与取消政策,将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中国与RCEP缔约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合作关系长期紧密,且总体规模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中国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将加速升级。而中国农业在市场、资金、技术、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也将带动整个RCEP在农业经贸领域的合作,朝着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吃透规则助航外贸农企“出海”
  一直以来,不少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都高度依赖进口,且对外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待RCEP生效后,将逐步或立即实现零关税。
  以中日贸易为例,日本将对中国出口的约五成农产品逐步取消关税,这就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量或将大幅增加。此外,中国对韩国出口大白菜、白萝卜等蔬菜,对日本出口西瓜、葡萄等水果,对新西兰等出口生姜等调味品,或将迎来更大商机。
  业内人士认为,想要抓住商机、拓展国际市场,首先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残把控是未来中国农产品出口中最重要的风向标,直接决定出口农产品能走多远。
  不仅是出口,国内市场也是如此。质量越高,把控越严,产品就离市场和消费者认可更近一步。
  “今后,要加大对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的研判与国别分析,巩固和扩大对日韩、东盟等传统市场出口规模,挖掘和拓展更多国家市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党委书记、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庄芮建议,当前企业要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结合数字经济和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转型升级,扩大农产品出口份额。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各方要吃透RCEP规则,相关部门要抓紧就RCEP对中国农业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早做研究、拿出预案,维护农民利益,助航企业“出海”。  □买天
  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