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进口猪肉逐渐失去价格优势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8月28日
版次:
10
今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产量达2715万吨,同比增加35.9%。
南方农村报记者 严秋璠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我国今年7月份猪肉进口数量,达35万吨,环比增长2.94%。
在此之前,业内普遍认为,猪价下行将带动进口肉数量下跌。然而现在看来,现实并非如此。进口肉会对未来猪价产生怎样的影响?
7月进口量环比增长
在非洲猪瘟发生后,进口肉作为我国猪肉缺口的补充途径之一,数量加速增长。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6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每年进口猪肉的数量分别为162万吨、121.7万吨、119.3万吨、210.8万吨、438万吨。
今年1-7月,我国猪肉进口量达266万吨。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全国猪价进入下行周期,6月猪肉进口量随之减少。然而7月进口量不降反增,达到35万吨。
对比进口猪肉均价与我国白条肉出厂价可以发现,如今进口猪肉逐渐失去价格优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称,今年5月以来,中国进口冻猪肉的到岸价格加上关税和增值税,已经高于国内白条肉价格,国内外猪肉价格不再倒挂。
据记者了解,从2019年10月开始,进口猪肉均价升至8元/斤以上(不包含关税、运输成本等费用),彼时白条肉出厂价为23.85元/斤。
2021年1月之后,国内白条肉出厂价开始直线走低,但进口猪肉价格较为稳定。2021年6月,进口猪肉价格达9.79元/斤,高于国内白条肉出厂价9.74元/斤。
到了7月份,进口猪肉价格虽然比6月略有下降,但倘若加上关税、运输等费用,进口猪肉的价格依旧不占优势,相比之下国产白条肉更便宜。
上半年国内产量创新高
目前我国生猪产能正在加速恢复。猪料产量可以佐证这一结论。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猪料总产量为1045万吨,环比增加1.9%。
根据官方此前公布的数据推算,6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约为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39亿头,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猪肉产量大幅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今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产量高达2715万吨,同比增加35.9%,创下了同期5年内的新高。
对比非洲猪瘟发生前的2016年至2018年,全国猪肉年产量在5200-5430万吨左右。受非瘟影响,2019年和2020年,我国猪肉产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都出现明显下降。
猪肉供应恢复的速度也直接体现在猪价上。新牧网猪价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生猪均价在7-7.5元/斤之间低位徘徊,市场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现象。
业内人士推测,在不出现重大疫情的前提下,我国猪肉产量今年将会恢复到非洲猪瘟以前,甚至超过之前的水平。
生猪市场供大于求
“超体重”猪、冻肉、消费低迷成为猪价企稳乃至上行的主要“绊脚石”。
2019年及之前,我国猪肉进口量仅为全年猪肉产量的5%以下,2020年这个值陡增到了10.65%。今年上半年,猪肉进口量已经相当于国内猪肉产量的8.47%。
按照今年前7个月进口肉的增长速度,我国今年全年的猪肉进口量极大可能会再次突破400万吨。
据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介绍,今年上半年进口量230万吨,叠加去年最后两个月的进口量,整体超过300万吨。冻肉一部分流入市场增加供应,一部分在冷库里积压。“目前没有公开的统计数字,但据调研了解,目前积压量至少有100万吨。”
猪肉供应大于需求,显然不利于猪价回升。除了市场不缺肉以外,还有一个因素同样阻碍猪价上涨。9月即将迎来传统的消费旺季,选择旺季出栏的养殖户扎堆,或将拉平猪肉需求,未来一个月猪价或将持续在7元/斤附近震荡。
今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产量达2715万吨,同比增加35.9%。
上一篇:
下一篇:
牧原股份逆市大幅盈利95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牧原股份逆市大幅盈利95亿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