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治愈系的农贸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8月28日版次:13
  驻镇下乡生活开始了。
  习惯广州城的繁华后,刚到粤西的罗定市罗平镇有些不习惯。乡下生活单一,下班后没啥娱乐,走出镇上主街就是农田了。家人在广州,没法陪小女儿玩耍,原来一起逗乐的时光也不见了。罗平没同学,想找个聊天的好友也没有,精神多少有些空荡。
  这样的日子略感枯燥,直至晨早偶然来到罗平农贸街吃早餐,才发现自己的“矫情”。
  7点刚过,街上已挤满人,卖家的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买家行走在不同档口选货、比价和还价,三五步就要和熟人打招呼、递根烟、唠家常,夹杂循环播放的“蟑螂药、老鼠药”广告语和“咯咯咯”“嘎嘎嘎”的鸡鸭叫,成为农贸街吵吵闹闹的背景声,但并不令人烦躁。
  琳琅满目的摊档上,油麦菜闪烁着露珠,紫苏隔着两三米远就闻到香味,龙眼层层叠叠铺排开,似乎还是挂在树上的样子。新鲜的莲藕还带着泥土,藕身玲珑,宛如婴儿胖乎乎的小腿。竹笋一层层剥开后,露出塔状,跟少女的蛋糕裙一样可爱。
  肠粉店的老板,每10秒钟要推、取一次炉板,刷粉、放肉、送炉、取出、切断、掀起、装盘、淋汁、上桌,动作利索,一气呵成。老板长得有点像外星人,但干活时很专注。鱼店的小姑娘,暑假到店里帮父母卖鱼,阿婆要的鲶鱼太滑溜,小姑娘绕着池子跑了两圈也没捞到,急得满头大汗。那种着急又无助的样子,我仿佛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卖烟丝的老人家看到我好奇过来凑热闹,用罗平语一句一顿地介绍,由于没听懂,他只好卷起烟丝示范吞云吐雾,当得知我不抽烟,家里人抽烟但不在身边无法享用时,依然连说“冇事、冇事”。
  如此活色生香的场景,不禁让我想起龙应台在《幸福》中的话:“水果摊上仍旧有最普通的香蕉。市场里仍旧有一笼一笼肥胖的活鸡……俗气无比、大红大绿的金橘和牡丹一盆一盆摆满了骑楼,仍旧大红大绿、俗气无比。”眼前的菜市场,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儿依旧。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无论中年人还是小孩子,他们都靠双手合力撑起一个家庭的生计。
  农贸街有罗平最真实的地理与风物,热热闹闹却又乱中有序。他们从事的不仅是零碎的生意,更是浓郁的人情;背负的不仅是生存的责任,更是家庭的未来;流通的不仅是丰富的农产品,更是民生的安全。每个人都认真地干活,开心地买卖,这是一条充满烟火气息的农贸街,怪不得汪曾祺等大家说旅途中最喜欢逛菜市场,想必他们在此感受到比风景更美丽、更温情的东西。
  走着,走着,心好像被无声无息治愈了。农贸街是罗平镇的缩影,在此驻镇一天,就要扛起一天的责任。让商家得到扶持,有机会壮大;让买家得到公平合理的价格,享受越来越富饶的物资;让每个家庭安居乐业,每位村民收入增加,感到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做好这些事情,背后需要政策引导、产业发展、项目支撑等很多努力去跟进,哪里还有时间单调或无聊呢?也许这就是驻镇帮扶的意义所在。
  乏味无意义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所选择和感受到的生活。只要扎根基层,融入民众,罗平的共同富裕之路就永远有干不完的事情,而我自己也将一直处于治愈与完善的良性循环之中。
  □谢锐勤

上一篇:老物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