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满含套路”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9月11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9月9日,中消协发布观点,呼吁视频平台VIP服务应依法合规、质价相符,“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中消协称,近期视频平台VIP会员服务和超前点播机制引发社会热议,不少消费者对平台满含套路的操作表示质疑和不满,有两家平台承诺改进“超前点播”,但仍有平台置若罔闻。(9月9日澎湃新闻)
  @陈文明:超前点播本身不违法,但对部分视频网站会员可能构成违约。但随着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愈加完善,未来也许会出台法律法规确定该模式的违法性。守法是底线,而不应成为企业借此宣扬的优点,如果一家企业把法律底线当作企业底线,而不顾用户体验与社会风评,那么该企业也将面临失去消费者青睐与信任的风险。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可单集解锁的模式下,“超前点播”就是合理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中消协表示“逐集购买”不合理,并非是因为该模式违法,而是因为该模式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违背消费者真实意愿,引发许多消费者对此表示质疑与不满。就算取消“逐集购买”的要求,“超前点播”本身仍损害普通消费者和会员的既有权利,消费者有权对该模式本身表示质疑与不满,该模式仍可能被认定为不合理。
  @孟伟:纵观平台的这些套路,无非就是一切“向钱看”,把消费成当成了待薅的肥羊。平台要生存、创作者要赚钱,其实这些本无可厚非,但超前点播存在的意义不能只是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甚至加深对资源的垄断,然后变本加厉、待价而沽。
  超前点播的套路太深,想要整治就要做到要么“瘦”,要么“死”。相关部门要形成视频平台行业规范,为超前点播的这些套路好好瘦瘦身,要求它们恪守诚信原则,遵守法律规定,杜绝唯利是图、违法欺客和霸王条款,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也要理性克制追剧,倒逼平台在完善用户体验方面下功夫,让那些只知道套路消费者、挑战底线的平台凉凉。
  @龙敏飞:视频平台赚钱无可厚非,但还是应该有点底线、有点原则、有点坚守,最终实现多赢的局势。若平台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摆出越来越离谱的“花式收费”模式,其失去的不仅仅是用户的信任,还有整个行业的健康生态。虽然“超前点播”并不违反当前的法律法规,但是否合理,是否涉嫌“费中费”?依然是可以探索与深究的,毕竟,法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