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9月16日版次:13
  几年前,有个懒惰的网民看到了很好笑的东西,一边发笑一边用抽搐的手指敲下了八个“h”,可是万能的输入法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弹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而是显示了“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于是这个由于输入者的懒惰和输入法的智能而创造出来的网络新词便一炮而红,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评论区频频登台亮相,并有了相当长的“保质期”,沿用至今。现在,对于装有智能输入法的系统来说,对有趣的消息进行评论,都可以敲八个h方便地找到“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单从字面上理解,这个网络用语是两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成语的拼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人为的拼接,而是输入法在其内部算法支持下的机械拼接。也就是说,在输入法的算法中,“红红火火”加上“恍恍惚惚”的使用频率是要高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这是很值得思考的。
  一方面,这折射出我们中国人的用语习惯:表示笑声,一般使用的“哈”字最多重复三四次,但是这种日常交往的习惯是较为保守的,已远远不能满足网络生活中的夸张表达。所以当网民想使用八个“哈”时,输入法就认不出来了,误解为“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但是另一方面,“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这个拼接本身也大有趣味。“红红火火”,是对于美好、富裕生活的憧憬,“恍恍惚惚”是一种神志不清的昏昧状态。前者是理想,后者是现实:前者是场面话,后者是真感受。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体是无力的、脆弱的,极易被潮流和快节奏的社会代谢搞得昏迷甚至休克。当被问到“你幸福吗”这类问题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幸福”,这是面子,要排在前面。然而自省当下的生活,更多人是“恍恍惚惚”,生活在一种重复的、既定的生活轨道上,或者说生活在一种失去了差异与变化的,因而是无意义的生活模式中。这两个成语组合起来,原来想要表述的竟然是一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夸张笑声,两者结合的荒诞感觉,与表情包中的“哭笑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出现源于误会,本表笑声,但后来也慢慢接受了构成它的两个成语的意义,词义发生了演变,用来指不知所措的状态。使用者往往用它来表明自己的茫然,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尴尬的气氛。例如你一觉醒来,发现微信群里的成员都在“@你”,你便可以通过这个词来把内心的惊讶、茫然、尴尬表达出来。再如你本来以为无事一身轻,结果无意间打开手机,发现突然被布置了一大堆的工作,这时“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就可以表达出心态的逆转,并一定程度上帮助你积极地面对。需要指出,“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只能用于程度较轻松的日常场景,在比较正式的讨论中不提倡使用。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被制造出来,有一半原因是输入者的懒惰,因此这个词后来也用于懒惰者的自嘲,因为敲八个h是很容易的。而且由于输入法的不同,以及输入者平时输入热词频率的不同,“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在后来产生了很多变体,如“韩寒会画画后悔画韩红”“红红火火何厚铧喊”,这就走上了“语言游戏”的搞笑道路。       □陈至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