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i 网络热词玩的是谐音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9月30日
版次:
13
| 民间语文 |
“i庆余年集合!来说说你最喜欢的角色。”你看到第一句话或许会摸不着头脑,这中西掺杂的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来,这句话应该这样断句:i庆余年/集合!意思等同于“喜欢电视剧《庆余年》的人们集合!”,其中“i庆余年”就是本文要讨论的“i××”结构。
“i××”结构的内部属于动宾结构,“i”是动词,“××”是“i”的宾语。
“i”其实就是“爱”的谐音表达,是“喜爱”的意思,“i”后面的宾语成分可以代入任何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动词、动词性短语,共同构成一个新的指人的集合名词“i××”,表示“喜爱××的人群”。
例如“绘画”本来是动词,加上“i”之后形成的“i绘画”成为一个新的名词,表示喜爱绘画的人群。
从构词法上说,“i××”结构应用广泛后,“i”逐渐虚化,成为具有构词功能的词缀,类似于名词“作家”和“科学家”中的词缀“家”。
比如“科学”本来表示一门学科,加上词缀“家”之后意义改变,表示研究科学的人;而如果加上“i”,变成“i科学”,意思就变成了“爱科学的人群”。
“i××”结构最早见于网络上的豆瓣小组,网友把偶像明星的姓名代入“××”,以此指代该偶像明星的粉丝群体,比如王一博的粉丝就称呼自己为“i王一博”。
这种表达方式满足了网络交流对便捷性的需要,因此很快流传开来,其使用范围逐渐突破到饭圈之外,从流行文化领域走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i学习”,互相督促勉励,完成学习目标。
“i读书”,分享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感受。
“i下厨”,爱好钻研厨艺,展示美食和经验。
“i××”不仅鼓励个人进步,还凝聚了集体意识。
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成为了新冠肺炎肆虐的重灾区,不得不实施封城,但是全国人的心都与武汉同在,亿万人民汇聚成“i武汉”,为武汉加油、祈福。
“i××”的使用比较随意,毕竟个人喜好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中,只要是支持某类事物并产生喜爱情感的人群都可以简称为“i××”。
有时为了省去输入法中英文切换的麻烦,还会把“××”的部分用拼音或拼音缩写代替,如“iwuhan”。
因为“i××”的广泛使用,“i”也不再只是字母表中的第九位英文字母,还产生了“我i了”的用法,“我i了”也就是“我爱了”。
网络交流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最丰富完整的内容,“i××”结构正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既然你对网络热词这么感兴趣,看来也是“i网络热词”的一名热心成员啊!”
“i网络热词集合!速速搜集分享你最爱的网络热词吧!”
□刘可欣
上一篇:
品读《古文观止》
下一篇:
上一篇:
品读《古文观止》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