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节日消费也带

不动猪价了?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0月09日版次:10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旅游业终于迎来久违的报复性消费,然而猪价不仅没有迎来养猪人预期的强力反弹,反倒是逼近历史最低。
  我们首先来看大家热议的历史最低猪价究竟是怎么回事?根据新牧网猪价指数,截至9月30日全国均价已跌至5.44元/斤,创下了2018年5月16日以来的历史新低,当时的全国均价仅5元/斤。
  不过在笔者看来,绝对价格的历史最低,并不能反映问题的全貌。首先,这个价格肯定不可能是全历史的最低,毕竟根据通货膨胀的基本规律,往前回溯更久,比如2005年的时候,猪价也曾跌到过4元区间。90年代只会更低。
  对于猪肉消费的判断,大家都是雾里看花。不过笔者觉得最近关于国庆假期的一个宏观数据可以给我们一个其他的角度。根据《2021“十一”黄金周旅行趋势报告》显示,国庆期间全国国内游人数约达6.5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事实上,整体消费离恢复到疫情之前还相差甚远。
  猪肉消费同理,已经不是节日或者短期利好所能逆转的了。如今的养猪业的供求平衡,不再是2017年的7亿头消费量的时代了。
  既然讲到供求,供应端的变化同样重要。我们可以看到上至巨头,下至散户,都在强调控制成本,控制产能了。理论上来说,要减少总亏损,减少单头亏损和减少总出栏数都是可以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目前来看大家还是更倾向于减少单头亏损,各种减成本的奇招迭出。而减出栏数方面,至少各大巨头还是不那么直接喊出来,大都强调的是优化猪群,稳定产能。
  从大数据上也能看出同样的意思,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9%,下降幅度扩大。规模猪场淘劣留优的力度更大,淘汰的都是低产母猪,留下的都是高产母猪,整体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考虑到许多猪场复产初期,三元母猪占比甚至超过50%,这批母猪被淘汰是必然的,母猪存栏的下降幅度接下来只会更大。
  但是另一个数据8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依然增长1.1%,连续6个月增长。尤其是每月新出生的仔猪量还在大幅增加。2-8月份,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月均增速2.5%,意味着今年9月至明年2月的生猪出栏量还将持续增长。其中8月份规模场新出生仔猪数量3348万头,同比增长31.1%。假如这些仔猪全部进入育肥,意味着明年2月生猪出栏还要比现在再增加3成。对于养猪业来说,这些仔猪是不能承受之重。
  要扭亏为盈,单靠压制成本,其实是不可能的任务。一轮彻底的产能淘汰,才能让全行业重见天日。这个时候,相比于生产效率,谁的资金能不断,反而更重要。只要有足够的钱撑到最后,先倒下的人都会成为最后赢家的利润。在资金实力这一点上,大集团和中小养户完全不在一个维度。说白了,这个行业早已不缺猪栏,关键是明年今日,你能保证这个猪栏还属于你吗?  □吴昊晖

上一篇:产区蛋价持续下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