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一线创新实践 全面扎实推进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1月02日版次:09
  广东从2019年开始推行“12221”市场体系建设,到生产、销售第一线去解决农业最迫切需要突围的问题,使农产品卖出水平,进一步实现了品牌打造、农民致富等一揽子目标。以“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引领,各地积极实践,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发展案例。
□南方农村报记者 叶香玲
     肇庆市
开通贡柑认养新模式

  肇庆市以四个“六新”出口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推出“我在德庆有棵贡柑树”认养活动,明确了可以尊享收益、果品保障、冠名果实的采摘、免费的快递、定期的监测等六大权利,让果农实现果正熟钱预收,同时也推动贡柑产业由产供销转向销供产。肇庆市委副书记杜敏琪表示,将坚持以柑橘小切口,推动乡村产业的大发展,在2022年,全面深入广泛地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
     潮州市
建设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

  潮州市建设潮州菜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互联网平台,培养产品销售队伍和产业经纪人队伍,打造大湾区美好生活“预膳房”,策划举办了潮州菜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大会,聚集资源,助力潮州菜产业做强做大,形成乡村产业全产业链的龙头。潮州市委副书记崔建军表示,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把潮州菜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干到上百亿元。
   梅州市
制定一套梅州柚营销打法

  梅州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强化梅州柚品牌标准,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持续唱响“好山好水出好柚,要买就买梅州柚”的口号。今年以来到10月1日,梅州柚营销覆盖了10亿人,今年的梅州柚果园价多卖了超1亿元。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温向芳表示,“12221”市场体系建设、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梅州柚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力度、效益、亮点领先,农民的受益前所未有,社会的好评前所未有。
     徐闻县
四种思维升级“12221”

  徐闻出台28条具体措施、启动“品控3+4”行动,在产销两端做足功夫,有效促进菠萝产业提质增效。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表示,新一轮的菠萝销售季,以“四种思维”推动新发展。一是以经济思维,消费画像,细分市场,精准生产营销;二是以数据思维,捕捉行为,便捷更新,精准服务使用;三是以工业思维,创新研发;四是以品牌思维,规划设计,带动引领。
   广州市白云区
云上花市撬动“大市场”

  广州探索建设“云上花市”,实现线上赏花购花。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顾朝银介绍,云上花市的成功建设,得益于高位推动、直播卖花、社区团购、花卉运输险等举措。利用“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等互联网平台,以广州台“G4流动花街”为主阵地走进不同社区,与中国邮政网点合作,线上预售线下自提;并联合各大仓储、快递物流企业以及社区、电商,完善从产地送达市民的“一条龙”服务。
     高州市
荔枝龙眼营销“高州模式”

  高州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已破百亿大关,达122.2亿元。高州市副市长岑解明表示,高州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产业科技体系、品牌建设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四大体系。同时,加快高州RCEP荔枝(龙眼)国际采购交易中心项目建设,推动荔枝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广东荔枝龙眼营销“高州模式”。
   化州市
化橘红标准化、国际化发展

  化州以化橘红闻名海内外。化州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刘积超表示,化州市将继续以化橘红“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切口,加快化橘红药食同源目录申报工作步伐,进一步推动化橘红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化橘红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先进的化橘红生产、加工、研发和贸易基地,强化与“双区”城市合作,进一步扩大产业市场,致力把化橘红打造成百亿产业。
     揭阳市惠来县
创新推动县域数字农业发展

  惠来县发布了《惠来县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中国“惠来五宝”12221市场营销十二项》方案及《广东惠来数字农业规划》创建数字农业示范县倡议书等,积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数字农业建设。揭阳市惠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洪楚雄表示,将大力推广惠来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助力惠来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汕头市澄海区
打造狮头鹅百亿元产业集群

  汕头澄海制定澄海狮头鹅卤制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狮头鹅加工“中央厨房”,配备高标准检验室、生产车间、速冻生产线等专业化设备,确保狮头鹅卤制技术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和产品品质、卫生标准的一致性。汕头市澄海区委农办专职副主任谢建雄表示,通过通过政府引导、本土龙头企业牵头、多方市场主体合作,积极做好狮头鹅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澄海狮头鹅”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持续扩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