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6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8岁女孩接受双肺移植重获呼吸自由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11月06日
版次:
06
肺移植术后,医生通过纤支镜评估患儿情况。 张松山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唐勇 张蓝溪 靳婷
11月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双肺移植手术的15天后,8岁女孩小玲珑(化名)顺利出院,踏上了归家的路,也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
小玲珑来自浙江温州。3年前,因白血病进行骨髓移植治疗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她的双肺留下不可逆的损伤,逐渐发展到几乎失去功能,肺移植是最后的希望。今年10月,她终于等到了供体,来穗求医,成为华南地区双肺移植成功手术的最小年龄患者。
出院时,小玲珑已经恢复了往昔的活泼,能唱能跳,她说,“等身体好了,就回学校上学。”
呼吸衰竭亟待肺移植
在小玲珑的童年中,白色的医疗环境并不陌生。她在三岁时就因“双下肢疼痛伴发热”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化疗后好转。但在2018年、2019年两度复发,为求疾病治愈,她移植了来自于父亲的骨髓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然而,仅过了一年,小玲珑相继出现肝脏、双肺与皮肤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持续的抗排异治疗虽然缓解了肝脏与皮肤病变的进展,但肺部遗留的损伤不可逆,她的肺功能直线下降,身体越来越虚弱,今年以来只能长时间躺在床上,需要高流量的氧气度日。
经当地专家评估,小玲珑已经进入终末期肺病,双肺移植是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
今年10月16日,接到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的通知,广州有一例与她配型成功的器官捐献,小玲珑匆匆从浙江杭州乘坐高铁赶到广州,于次日凌晨住进了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
多学科护航延续新生
广东省人民医院目前已获得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四项器官移植执业资格,是广东省同时获得上述资质的三家医院之一,在肺移植手术方面也积累了多例成功的经验,但为一个8岁的孩子开展双肺移植,尚属首次。
在小玲珑决定赴穗手术时,该院第一时间启动了肺器官移植多学科会诊,胸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儿科重症监护、康复科等专家讨论制定了详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该院胸外科乔贵宾主任表示,相对于成人,儿童肺移植的难度要高出很多。一方面,儿童血管、气管很小,术中解剖需要非常精细;一方面,术中常规需要把两侧肺部隔开,一边保留呼吸一边暂停,但儿童胸腔空间有限,无法把肺部隔开,在手术入路、器械、操作方法的选择上,都需要全面考量和设计。
麻醉科舒海华主任介绍,该例患儿年龄小,心、肺功能差,还有白血病病史,术中麻醉风险高,需要做好围术期管理,在精细调控、保障患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为保障这台高难手术的顺利开展,广东省人民医院还专门请到在肺移植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陈静瑜,以及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科吴波主任,前来协助指导移植手术及患儿的术后管理。
15天守护度过危险期
10月17日中午12:00,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小玲珑进入手术室。14:00,在接到供肺合格的消息后,肺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乔贵宾、贲晓松团队与陈静瑜团队通力合作,采取平卧位蚌式切口,让患儿维持在一个体位下完成病肺切除和双肺移植手术,器官冷缺血时间控制在3个多小时(一般认为肺部耐受冷缺血时限为8-10小时)。在麻醉、体外循环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手术比预期顺利,术中未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出血仅50毫升,全程耗时4小时15分。术后患儿安返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治疗。
严密的监护、康复治疗无缝衔接。小玲珑于术后第1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在早期脱机、序贯无创支持、严格的液体管理、血流动力学监测、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监测、早期急性排异反应监控、多重感染防治以及早期肺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治疗措施下,于术后第8天顺利转回胸外科移植病房继续康复治疗。
11月1日,小玲珑在术后第15天康复出院,创造了华南地区成功肺移植手术的最小年龄纪录。
器官移植为生命接力
目前,我国每年完成的肺移植手术在500例左右。由于儿童供体稀缺,加上技术难度很高,儿童肺移植发展较慢,直到2019年10月国内才有了十岁以下的肺移植成功案例。据统计,小于10岁的儿童肺移植成功手术的病例目前全国累积还不到10例,其中5岁以下的仅3例,最小龄患儿是2岁。
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向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乔贵宾主任表示,这次患儿接受的供体器官捐献来自广州,地理距离近,刚好能和她匹配得上,以及医护人员、家庭、社会的多方面配合,都为移植手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成功接受肺移植之后,患儿实现了呼吸自由,身体机能将得到显著改善,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和社会活动。
据了解,小玲珑在出院时体重增长了2kg,能走能跳,也能开心地唱歌,康复理想。接下来,她还需要定期复诊,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健康管理。
“肺移植术后的全程管理很关键。”乔贵宾主任指出,肺移植后的抗排异(免疫抑制)和抗感染治疗是一对矛盾,需要平衡好二者,动态调整药物方案,发现问题及早干预,帮助患者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活质量。在既往成功手术的肺移植患者中,不乏能够恢复到正常跑步、爬山的。
肺移植术后,医生通过纤支镜评估患儿情况。 张松山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类风关平均
发病年龄45岁
上一篇:
下一篇:
类风关平均
发病年龄45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