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8版: 农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金正大集团再投1000万元联合高校发力缓释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11月13日
版次:
08
校企签约仪式现场。
近日,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技术许可、捐赠协议签约暨“金正大”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
进入“十四五”,以化肥减量增效为重点,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加强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已经成为化肥和农业领域积极探寻的绿色转型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计划投入1000万元,围绕新型包膜缓控释肥与养分聚合缓释复合肥生产关键技术,共同研发国际领先水平的低成本、可再生、易降解的植物源材料包膜缓控释肥,全力推动缓控释肥产品升级和技术推广工作。
校企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落地
2006年,金正大集团承接了山东农业大学5项控释肥技术转让,进行缓控释肥产业化的开发建设,以此展开了双方在产学研战略上的全面合作。此后,双方在平台建设、标准制定、重点项目、科技荣誉、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为金正大集团开拓缓控释肥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经过多年培育,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结出一系列校企合作硕果。双方联合组建了国家级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牵头成立了国家科技部首批试点的36家联盟之一——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8项省部级课题项目,其中张民教授团队与公司联合完成的“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课题,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化肥领域最高的奖项。双方共同制订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2007开始实施,填补了当时的行业空白。2016年由张民作为首席专家,金正大集团参与制订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正式颁布,成为我国引领世界控释肥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走校企协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金正大集团在化肥与农业绿色发展上探索出一系列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为破解化肥和农业绿色发展课题提供了“金正大方案”。
设立奖学金培育新农人
人才兴则产业兴。金正大集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公司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新路子。自2006年起,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开始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双方合作共建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很多受培养的年轻人选择毕业后留在公司,其中许多人已成为金正大集团的核心骨干。
此次活动中,金正大集团再次出资100万元设立山东农业大学“金正大奖学金”,资助在校的优秀大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金正大集团CEO李玉晓表示,山东农业大学与金正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双赢,不仅让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全球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基地。也促进山东农业大学的相关学科得到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找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双方十多年的合作已经成为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学校的技术成果和科技人才与金正大集团的发展持续融合,下一步学校有关部门将与金正大集团深入对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全方位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健全完善高效运作的工作机制,共同发挥学校人才、科技和智慧优势,与金正大集团的发展需求有机融合、有效衔接,不断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
特肥产品实现全品类布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据了解,金正大集团作为复合肥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近几年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充分发挥公司在新型肥料技术研发储备方面的优势,大力进军新特肥领域。目前公司围绕新型肥料进行技术储备,人才储备,产品研发,生产配套以及推广能力等方面的布局,向市场推出了上百款创新产品。围绕“三减三提升”生态模式,公司成功打造出以“金正大”“沃夫特”“亲土1号”“施加美”“KLAD”等组成的全方位品牌矩阵,实现特肥全品类覆盖。
据李玉晓透露,金正大正在推进中微量元素肥等150万吨产能、鱼蛋白等9个品种生物刺激素类90万方产能、芸苔素内酯等10个植物调节剂类品种7000吨产能、聚磷等8个品种肥料增效剂类80万方产能、光合菌等9个抗生素类品种30万方产能的建设。截至目前,2021年金正大集团战略新品生物刺激素类同比增长率80%,叶面肥同比增长率200%。随着新产能的逐步落地,公司的功能型特肥新品将逐步进入新的爆发期。
2022年,金正大集团计划在核心品牌上率先应用施诺德增效技术,例如营养类产品使用DM99养分活化技术,促生类产品使用CBK植物生理激活技术,不断推出更新更好的产品。广告
□李木华
校企签约仪式现场。
上一篇:
广东42个村镇入选
全国十亿元镇亿元村
下一篇:
上一篇:
广东42个村镇入选
全国十亿元镇亿元村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