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智慧农业”助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2月14日版次:02
| 农讲所 |
  借助北斗卫星提前对田块打点定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利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作业情况,画面同步回传后台;通过无人值守气象站,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度、降水量等信息……如今,不少地方推进无人农场建设,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设备在田间地头大展身手,为农业生产注入澎湃科技动力。
  无人农场的兴起,本质上是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一方面,种管收全过程的少人化和无人化,不仅有助于节约人力成本,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技术人才从事农业生产,培育新型农民。
  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农业系统为农作物管护提供数据支持,能够指导调控农作物生长环境,使其更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与此同时,全流程机械化也能起到提高生产、作业效率,促进增收减损的效果。
  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我国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的运用功不可没。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科技创新还存在不少短板,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应用。以无人农场建设为例,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专家总结了无人农场大范围推广的两大条件,一是基础设施要好,农田的水网、路网、电网、通信信号等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二是地块要大,面积小、零散分布的土地需要有效整合。加快无人农场的布局应用,离不开良好基础设施的支撑,也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               □徐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