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部分地区撂荒严重
根源是种粮效益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2月16日版次:02
  中国人的口粮主要包括小麦、水稻,粮食还包括玉米、豆类、薯类,食物还包括肉类、蔬菜、水果等。要实现口粮、粮食和食物的递进式安全,则涉及生产链、供应链(国内+国际)和利益链的问题。
  从生产链来看,目前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如何平衡粮食、油料、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从供应链来看,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平衡不同用地、不同产业、不同作物的国土空间布局?如果生产满足不了需求,怎么办?可以依托进口来填补口粮以外的其他农产品缺口。这就涉及供给链的安全问题。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国家,需要进行更加长远、安全的贸易布局。
  从利益链来看,为什么中国农地资源如此稀缺,但有的地方会反复出现季节性撂荒和全年性撂荒现象,而且耕地越稀缺的地方撂荒越严重?根源还是在于种粮效益低。成本增加的幅度远超过粮价上涨幅度,农民怎么会有积极性呢?
  一个尤为明显的现象是,考虑到回报率的问题,农民更愿意种植水果、蔬菜而不是粮食。因此,从实践层面来看,需要担心的更多是“非粮化”问题而不是“非农化”问题,也就是说,“我不担心农民不搞农业,我担心的是农民搞粮食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张红宇

上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