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打造更多数字农业亿元村

广东农业农村厅与农信联社联手探索农业市场化、国际化、食品化、数字化发展路径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2月25日版次:12

  省农信联社大力实施“整村授信”工程,畅通对接产业、乡村和政府,实现“户户有账户、户户有信用、户户有授信、户户有理财、户户有服务”。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展能

  12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金融在支农支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供血”“造血”作用。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自今年4月份与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省农信联社”)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合作研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兴旺的切入点及具体模式,在推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食品化、数字化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探讨。
四变化: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广东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全省农业农村的发展形态,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看来,市场化、国际化、食品化、数字化,是广东农业农村的四个最大“变化”:
  一是市场化。农业部门的工作重点从以往专注种养生产,到目前聚焦市场需求、开展市场体系建设,倒逼生产端转型升级,这体现了广东农业农村的“市场化”变革。
  二是国际化。农产品销售半径从全省、到全国、再到全球,这体现了广东农业农村的“国际化”变革。被称为“农业WTO”的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作为农产品进出口大省,广东的农业农村国际化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RCEP的实施,目前广东正着手主抓市场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数字农业技术、设备,实现农产品食品化、工业化,最终形成“工出农进”的良好局面。此外,广东也已启动农业领域对接RCEP十大行动计划,并着手筹建遂溪县RCEP香蕉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广东德庆县RCEP柑橘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广东高州市RCEP荔枝(龙眼)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广东梅州市RCEP柚子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广东徐闻县RCEP菠萝国际采购交易中心等市县RCEP农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中心等六大中心。
  三是食品化。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农产品食品化趋势明显,发展预制菜产业,成为了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下一个风口。目前,广东已举办召开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发布十条政策措施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公布18项关键技术成果,并在“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上线预制菜专区,谋划创建预制菜产业园,多举措、全方位助力粤式预制菜发展,推动预制菜产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迭代升级,争取成为中国预制菜产业先行区。
  四是数字化。近年,广东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成效突出,通过数字赋能,将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江头村打造成全省首个圣女果亿元村;通过发展农业大数据,初步建成了一批田头智慧小站,打造集便利仓储、分捡包装、直播卖货、冷链运输、金融保险于一体的田头仓储冷链体系,推动仓储冷链地头化、移动化;制定了数字农业五年计划,创办世界数字农业大会,建立数字农业联盟、推出数字农业擂台大赛等。
六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
  聚焦广东农业农村的“四化”发展,寻求广东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本土金融机构的系统性、实质性合作。对此,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提议,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信联社可从党建、市场、产业、品牌、数字农业、国际贸易等六大领域开展合作:
  一、共同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金融支持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二、支持广东农产品国际贸易,以金融支持RCEP农产品采购交易中心建设,助推广东农产品“走出去”;
  三、支持田头智慧小站建设,让农产品销售的“最初一公里”,与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深入融合;
  四、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为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主体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谋划设立预制菜产业基金;
  五、打造乡村振兴金融超市,依托省农信联社的网点优势,为各类新型农业金融主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六、以金融赋能数字农业,共同打造更多数字农业亿元村。
  省农信联社主任麦延厚提出,接下来省农信联社将从模式创新、品牌建设、要素聚集等方面着手,打造广东农业顺利通往RCEP的有效路径,并以广东农信鲜特汇平台为依托,共同助力我省数字农业及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五首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
  据介绍,省农信联社根植广东本土70年,是广东农村金融主力军,也是全国农信系统的排头兵。目前,省农信联社资产规模全国农信系统第一,存贷款余额、纳税贡献、金融服务覆盖率、支农支小水平均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广东农信共有5400多个网点,6万多名员工,总资产3.9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1万亿元、贷款余额2.1万亿元。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坚持共同富裕目标,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创新金融产品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广东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贡献了“农信力量”。
  省农信联社通过与省政数部门合作,依托县域镇村网点优势,围绕“金融、生活、价值”三个中心,以“政务通、信用通、信贷通、理财通、销售通”五大板块为基础,推出“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项目,并在全省行政村全面投放2万台政务服务一体机,大力实施“整村授信”工程,畅通对接产业、乡村和政府,实现“户户有账户、户户有信用、户户有授信、户户有理财、户户有服务”的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通过与省工商联合作,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并在清远开创试点,为进驻清远的省工商联内民营企业,提供贴身金融服务;通过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以金融杠杆撬动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如前期的渔船更新改造贷款,发放超20亿元,且没有不良贷款,近期支持推动珠三角百万池塘改造升级,加快建设美丽渔场,带动绿色渔业转型,已正式发布“美丽池塘贷”专属信贷产品。
  在麦延厚看来,广东农信要取得长足发展,重点在于坚持唱好五首歌:一是唱好“在希望的田野上”,专注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二是唱好“月亮代表我的心”,坚守惠农初心,耐得住寂寞;三是唱好“外来媳妇本地郎”,立足广东本地;四是唱好“隐形的翅膀”,不怕困难,越战越勇;五是唱好“永不消逝的电波”,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健康平稳发展。
  省农信联社大力实施“整村授信”工程,畅通对接产业、乡村和政府,实现“户户有账户、户户有信用、户户有授信、户户有理财、户户有服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