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猪场逆势盈利,他靠的是这三点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1月27日版次:09

  苏新德没有因为低迷的猪价而退缩,反而坚持走好养猪这条路。

■ 达人档案
  达人姓名:苏新德
养殖区域:广东省新兴县
养殖规模:7个猪场,母猪总存栏约万头
关键技术:防好非瘟,做好生物安全管理;优化猪群结构;提高存活率,降低料肉比。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萧佳

  从饲料技术员到饲料销售精英,从代理商到自主创业养猪,他见证了广东养猪业的快速转变与发展。在2021年行业普遍亏损的当下,他的猪场却实现盈利。他就是广东省新兴县德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驰农牧”)总经理苏新德。
销售经理转行养猪
  德驰农牧是近年来的养猪新势力,掌门人苏新德已有二十年的从业经验,与畜牧业的缘分始于1998年。那年,苏新德来到了佛山市一家饲料公司做技术员。一年后,能说会道的苏新德被老板调去做销售员。
  因为业绩出色,仅做了几个月销售员,苏新德就被提拔为销售部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饲料销售业务,这一干就是十年。
  2010年,是苏新德自主创业的重要节点。基于对饲料行业的积累与沉淀,他决定自主创业,做饲料代理。当时,苏新德每月饲料销量达三四千吨,但他没有满足现状,“要想做大做强,一定要想办法转型。”
  2015年,他在经营代理业务的同时,开始学习养肉猪,并成立了德驰农牧。之后,他逐渐减少饲料代理业务,将重心转移到养猪上。
抓住风口迅速扩张
  以16000头左右仔猪起步,苏新德开启了第二次创业新征程。从只购买仔猪育肥,到种猪育种、自繁自养,目前德驰农牧有7个猪场,每个猪场可存栏1000-1500头母猪。
  2018年下半年,非瘟疫情在我国流行,2019年席卷全国。“大家都在清空猪场,以后我们去哪里抓猪苗?”想到这点,苏新德从2019年5月开始,逐步转变养殖模式。
  2019年5月,猪价跌至7元/斤,仔猪、母猪价格也不甚乐观。“那时我和朋友谈合作养猪,他们都是谈猪色变。”但苏新德没有退缩,反而坚持走好养猪这条路。他采购了一些母猪与五六千头仔猪回来,开启了自繁自养之路。
  “我不想霸占农户的猪场,而是通过合作共赢的形式,激活、盘活农户原来的旧猪场。”苏新德抱着共赢的心态,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户出猪场、出人力,公司负责改造猪场、承担疾病风险、出猪苗、出饲料、出药物等。通过多年的磨合,德驰农牧与众多农户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当年低价购入的那批仔猪,育肥出栏价为23元/斤,令苏新德收入不菲。很快,他又将赚来的钱投入生产,逐步发展到目前的7个猪场。
  2021年整体行情较差,各大猪场都在淘汰低效能母猪,德驰农牧也不例外。苏新德透露,“公司原计划把存栏母猪提升至2万头,但猪价跌得太快了,就把计划暂停了,现只有500头纯种,六七千头能繁母猪,两三千头后备母猪,七八万头肉猪。”
猪场“海陆空”管控
  2021年猪价一路低迷,10月份更是跌至每斤5元,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然而,德驰农牧却正常盈利,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苏新德介绍了三点经验。
  一是把非瘟防控好,做好生物安全管理,保障猪场“海陆空”安全。“海”代表水源,确保用水安全;“陆”代表地上的动物,如老鼠、蚂蚁、蟑螂、猫、狗、鸡、鸭、鹅等都不能进入猪场;“空”代表天上飞的鸟类等,杜绝细菌、病毒传播。另外,德驰农牧的猪场都安装了防蚊网,杜绝外来动物入侵。
  二是优化猪群结构,保留高质量母猪,德驰农牧2021年已优化了80%猪群。
  三是提高存活率,降低料肉比。首先,选择合适的种猪品种;其次,与饲料供货商签订料肉比合同;最后,选择靠谱的农户合作。公司合作的三水金浦饲料每年的料比稳定在2.5-2.6之间,德驰农牧的料肉比约为2.5-2.6。
  “德驰农牧计划未来两年将生猪存栏量扩升至30万头左右,同时会更着重于提升肉品质,进一步健全生猪全产业链,发展屠宰和品牌肉业务,逐步打造德驰生猪品牌。”苏新德如是说。
  苏新德没有因为低迷的猪价而退缩,反而坚持走好养猪这条路。

下一篇:节后蛋价或上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