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风心病10年未有效治疗 细菌侵犯心脏内膜病危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4月21日
版次:
11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朱斌 通讯员黄成锋 张灿城)来自广东农村的张姨一直身体不错,但在10年前,她干活后常出现胸闷、气紧的情况,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为此她经常要到医院住院调养。但近日来,张姨集中爆发头痛、胸闷、腹痛等症状。家人带她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情危急。所幸经该院心脏外科及时手术,张姨转危为安。
心内膜被细菌侵袭
张姨是个勤劳能干的女性,一直被家人、街坊称赞,但10年前,张姨开始不再“能干”了——稍微活动一下就感觉胸闷气,气紧。刚开始休息一下就能好,但后来必须要到医院住院几天才能缓过来,张姨慢慢失去劳动力,时常还需要到医院住院调养。
当地医生告知张姨是风湿性心脏病,建议进行手术根治,可张姨误以为手术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抱着“能够保守治疗就保守治疗”的心态,因此有不适也只在县医院治疗一下。
近一段时间以来,头痛、胸闷、腹痛、腰痛,各种不适集中爆发,让张姨身体每况愈下,家人带她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根据张姨病史以及症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脏外科张晓慎团队制定了检查方案。检查结果显示,张姨患有贫血,且最近发生了脑梗死、肾梗死以及脾梗死,而这些疾患的根本病因是张姨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基础上患上了感染性心内膜炎。
张晓慎介绍,和其他器官一样,心脏也有可能受感染。但因为心脏血流单向快速流动,细菌在正常心脏很难发生停留生长,所以一般人很少会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但是,一旦心脏患上结构性心脏病,心脏血流减慢,细菌容易停留在心脏内膜,患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机会将大增。
张晓慎强调,一旦患上此病,除了会使心脏疾病加重之外,细菌在瓣膜停留,几天之内就可以迅速繁殖增大,和血块一起在心脏内膜形成赘生物,心脏里的赘生物如同炸弹,随时从心脏出发,到达身体任何器官,引起器官急性梗死,所到之处必有缺血性梗死,甚至细菌繁殖造成脓肿。
医生火速精准“拆弹”
按照张姨的情况,如果心脏赘生物脱落,后果将不堪设想。张晓慎及陆华副主任医师评估病情后当即决定急诊手术,尽快“拆弹”。推送病人至手术室的路上,张姨再次右侧腰部疼痛难忍,经急诊CT检查发现是赘生物脱落引起小范围梗死,预示着菌栓很不稳定,手术更加刻不容缓。
手术中,切除的赘生物大小足有10毫米×12毫米大,手术过程很顺利。除了“拆弹”,还将困扰张姨十年的心脏瓣膜病一并解决了。目前张姨恢复良好,已能下地走路。
张晓慎指出,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多变且复杂,诊断难度大,手术操作及手术时机对手术团队要求高。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致残或猝死的结果,一旦发现,应尽早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治疗。
此外,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大部分是有结构性心脏病,特别是罹患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疾患,或者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的心脏病患者,不能单纯药物治疗,此类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根治,且可以避免继发感染心内膜炎,引发灾难性并发症。
上一篇:
听力下降发现“禁区”听神经瘤
下一篇:
牙龈经常出血不止 当心血小板减少症
上一篇:
听力下降发现“禁区”听神经瘤
下一篇:
牙龈经常出血不止 当心血小板减少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