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母婴科学补碘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5月14日版次: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黄睿 严悦溶

  5月15日是我国第2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专科张锦主任医师提醒,碘被称为“智慧元素”,对维持胎儿和婴幼儿脑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应注意科学补碘。
  我们每天从饮水中获得的碘量约10μg,从食物中摄入的碘量为25-50μg。女性在妊娠期对碘的需求量增多50%。2019年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妊娠期妇女要保证至少每天250μg的碘摄入量,除食用加碘盐外,还需额外补碘。
  哺乳期妇女除了本身的碘需要量以外,还要供应婴幼儿对碘的需求。每天分泌乳汁量500-800ml,乳汁中碘的浓度应维持在100-200μg/L才能满足婴幼儿对碘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哺乳期妇女碘摄入量为250μg/天。
  妇女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如果每日摄入6g碘盐,可补充碘约150μg,一般摄入富含碘的海产品即可,如每周1-2次的海带、紫菜、干贝、带鱼等。
  孕妇如果不食用加碘盐,补碘形式以碘化钾为宜(或者含相同剂量碘化钾的复合维生素),开始补充的最佳时间是孕前3个月。但要注意,补碘并非多多益善,孕期碘过剩可导致胎儿甲减。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制定的《孕期妇女膳食指南》指出,妊娠期妇女可耐受最高碘摄入量为600μg/天。
  婴幼儿时期是脑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缺碘会造成认知功能的不可逆损害。根据2018年《中国居民补碘指南》推荐,0-6月龄的婴儿每日碘需求量约85μg,在母亲碘摄入充足时日常母乳能满足补碘需要;7-12月龄婴儿每日碘需求量为115μg,除了日常的母乳,可以从富含碘的辅食补充;13-24月龄的幼儿每日碘需求量为90μg,除乳制品之外,可以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
  因此,婴幼儿的辅食应包括富含碘的海产品,包括海带、紫菜、贝类、带鱼等。非母乳喂养的婴儿饮食主要是乳制品,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0765-2010)规定在婴幼儿奶粉中加碘。注意婴幼儿补碘也要适宜。
  对于特殊人群如甲状腺疾病患者,如何合理地进食含碘盐和富含碘食品,应听从专业医师建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应限制碘的摄入,避免高碘饮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碘缺乏和碘过量等。对自身免疫损伤(如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可正常碘饮食,但要避免碘摄入过多或过少;对甲状腺全部切除或完全破坏所致甲减,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碘进食量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对仍存有部分甲状腺组织的甲减患者,可正常碘饮食,包括食用加碘食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