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消费券”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6月07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促消费30条措施、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新一轮消费券发放……5月下旬以来,深圳市密集发布一系列促消费措施,覆盖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深圳正“火力全开”促消费。(6月3日新华社)
@余明辉: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是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的重要一步,但显然还不够。一方面,如果消费券涉及的相关企业、行业的商品或服务价格不够公道,甚至借机大幅上涨,销蚀掉消费者由于政府发放优惠所得红利,让消费者缺乏获得感,不但会影响到社会对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美好认知,还会影响群众到相关场所消费的欲望;另一方面,如果相关涉及企业行业服务水平跟不上,甚至以消费券“绑架”怠慢消费者而降低服务水平,恐怕也起不到或会销蚀掉发放消费券刺激和吸引消费的部分作用,背离消费券发放初衷。
这就提醒我们:一方面,在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给予消费者优惠的同时,市场等相关职能监督部门也要严格监督参与消费优惠的商家、行业企业等,要诚信经营合理定价等,千万不要因消费券而不合理定价甚至趁机乱涨价,让消费者不但没有因消费券得到真正实惠,甚至因此还多掏钱多付出,产生被愚弄欺骗消费的感觉。
@李慧勇:让消费重新热起来,需要一时的刺激性举措,注重短期的消费回补,更需要着眼长远,打造诚信、安全、公平的消费环境;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效机制,通过持续不断的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应变克难,提振信心,稳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做好服务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激发更强劲的消费动力。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不仅要稳固消费基本盘,还要在全力保障消费供给、充分发挥新型消费优势上下大力气。只要我们多措并举,顺势而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居民消费,增强消费意愿,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形成供需良性互动,就一定能让消费者“买”起来,经营者“忙”起来,激活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林毅夫: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依赖国内市场和需求。过去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主要靠投资拉动,但这次,需要同时保护家庭、保障消费,帮企业渡过难关。保护家庭消费方面,发放消费券是比直接发放现金更有效的方式,因为人们拿到现金可能不会去消费,所以不会直接转化为需求。
应给城市贫困户、低收入家庭、失业人群和受影响的复工人员提供消费券。根据地区和月份不同,消费券可以相应变化,但是重点是要去扶持贫困、低收入家庭和失业人员,提供基本保障。在农村地区,则必须加强社会保障网,提高低保水平,保障基本生活。
上一篇:
防止乱占耕地建房,要“软”“硬”相结合
下一篇:
农民代际变化 决定城乡格局
上一篇:
防止乱占耕地建房,要“软”“硬”相结合
下一篇:
农民代际变化 决定城乡格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