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全球最大咖啡生产国面临减产

多国咖啡价格上涨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6月16日版次: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晓岚

  今年以来,全国咖啡的价格持续上涨,Tims、星巴克、瑞幸等连锁咖啡店及特色咖啡馆自年初起接连调价。国外的咖啡价格也控制不住了,调价的形式除价格上涨外,也有通过减量、换杯型的方式来实现,或多或少都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
  俄乌冲突升级后,全球化肥供应紧张形势加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进口国,巴西受到的冲击尤甚,而该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咖啡和糖的生产国。5月初,随着最后一批载着俄罗斯化肥的商船抵达巴西,巴西化肥持续短缺的局面已注定,咖啡豆面临减产。为抵御这场危机,美国连锁咖啡店驯鹿咖啡(Caribou Coffee Co.)正恐慌性囤积咖啡豆。
英国咖啡饮品半年提价两次
  “一觉醒来,一杯中杯拿铁就涨了25便士(约人民币2.1元),喝了14年COSTA,没想到要为一杯咖啡付出3.7英镑(约人民币30.8元),COSTA将失去我这个忠实粉丝。”英国网友忍不住在社交媒体抱怨起来。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COSTA在6个月内两次提价,咖啡饮品平均提价14便士(约合1.2元),引起了当地消费者不满。
  前不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家咖啡馆,因一份浓缩咖啡液售卖2欧元(约14.2人民币),被顾客举报高价销售,被罚款1000欧元。
  在意大利的传统中,一杯浓缩咖啡就是1欧元,在当地人心中这个价格就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整体物价上涨的情况下,1欧元的价格已经很难满足浓缩咖啡所需的原料及人工成本。
  在咖啡文化同样盛行的亚洲,涨价潮也在蔓延。作为亚洲人均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单一市场,韩国人迎来了咖啡最贵时刻,以星巴克为首的多家咖啡品牌在韩国市场进行调价,部分韩国星巴克门店单品价格将上涨约2元,而上一次韩国咖啡市场提价还是8年前。
  而在日本,7-11的“100日元咖啡”系列将于7月4日开始涨价,涨幅在1-2元不等。
巴西化肥进口受到俄乌影响
  咖啡涨价,已经是世界性的问题,咖啡豆减产,原物料上涨,一杯咖啡的成本不断提升,迟早将走到涨价这一步。
  在全球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2022年本应为咖啡豆产量大年。而巴西农业部下属国家商品供应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与2020年,即前一个产量“大年”相比,今年巴西咖啡产量预计将减少15.3%。气候变化对于咖啡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此外,巴西农业生产对进口化肥的依赖性极强,约85%的化肥依赖进口,俄乌冲突导致的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化肥出口受阻,也对咖啡产量造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和亚洲等地区的咖啡替代产地“乘风破浪”大幅度增加了咖啡出口量。
  非洲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产地埃塞俄比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咖啡出口总值远超预期,部分出口咖啡豆的价格已经达到近十年来最高点。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报价,已经达到2020年春天的4倍左右。
  罗布斯塔咖啡豆被视为2022年咖啡市场的关键变量之一。作为世界第二大咖啡产地,越南以罗布斯塔咖啡豆闻名遐迩,部分咖啡进货方把视线投向了越南。近两年,越南罗布斯塔咖啡豆出口量达到了10年来最高峰。
  “罗布斯塔的崛起对世界咖啡产业可能会是质的影响。”咖啡师Skulla认为,罗布斯塔可能带来两个直接影响:更苦的味觉,这意味着市场上新的调味文化和技法的出现;更高的咖啡因含量,从长远看可能会对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带来质变。
  “今天世界咖啡市场,某种意义上是建立在阿拉比卡咖啡豆基础上的,这么多年主流文化、主流市场,尤其中国市场对阿拉比卡的推崇力度极高,消费者对阿拉比卡的认知极深,但2022年开始咖啡圈可能将进入罗布斯塔时代。”
云南咖啡豆价格创10年新高
  “巴西与哥伦比亚咖啡豆都在减产,加之受疫情影响,国内进口咖啡豆数量减少,市场对云南咖啡豆需求增加,价格随之上涨。”云南咖啡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咖啡产地。今年3月14日,纽约咖啡期货报价222.95美分/磅,雀巢在云南报价35元/公斤。这一报价创云南咖啡豆10年来新高,上次还要追溯到2011年。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咖啡种植面积约92000公顷,年产量约14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但在全球市场只占1%—2%。虽然定价方面很难有话语权,但云南咖啡豆的品质越来越得到认可。
  云南咖啡豆采摘周期长达5个多月,低海拔的咖啡豆先成熟,因此从头一年的11月开始,一直到来年的3月份都处在采摘期。目前当地咖啡鲜果价格4—4.5元/公斤,而烘焙咖啡豆价格已到32—40元/公斤的区间。而2021年同期,云南咖啡豆价格也才22—25元/公斤,同比涨幅达30%。
  而对于咖啡店而言,等待他们的也许是更残酷的2022。在租金上涨、原料上涨等因素下,咖啡品牌的竞争愈发激烈。业内人士预测,2022年综合成本平均上涨至少23%-2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