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1版: 要闻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上半年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 农民增收形势向好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7月21日
版次:
01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雪
截至6月末,返乡农民工就业率90.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实际增长4.2%。7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
夏粮产量2948亿斤创历史新高
粮食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曾衍德表示,夏粮生产经受了去年罕见秋汛、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农资价格上涨等多重考验,在去年高基数上再夺丰收。夏粮产量2948亿斤、增加28.7亿斤,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产量2715亿斤、增加25.7亿斤,优质专用品种占比38.5%、提高1.2个百分点。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成为上半年三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早稻及秋粮丰收基础较好。预计早稻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过六成,丰收在望。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夏收油菜籽实现“三增”,面积超过1亿亩,单产创历史新高,产量是6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00多万亩,预计大豆面积增加较多,这将是今年农业生产的又一个亮点。
如何判断秋粮丰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刘莉华介绍,主要基于两点。一是面积增加。各地层层压实责任,整治撂荒地、清理“非粮化”、发展间套种,努力种足种满;春夏播期间气象条件总体比较有利,土壤墒情比较好;粮食价格比较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比较高。二是长势总体正常。秋粮的大头在东北,东北粮食占了秋粮的1/3以上,今年东北大部雨水好、墒情足,除了局部地区强降雨造成农田内涝、部分玉米受灾外,大部地区的作物长势都好于常年。南方水稻长势也总体正常。“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曾衍德说。
把就业机会尽可能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上半年,我国乡村富民产业稳定发展,农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就业创业势头良好。建设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曾衍德表示,农业农村部将努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发展富民产业稳岗,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把就业机会尽可能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上,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吸纳更多返乡农民工参与建设,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5.3%
上半年,我国“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曾衍德介绍,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4277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4.3%。肉类和水产品全面增产。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5.3%,其中猪肉产量增加8.2%。牛奶产量增加8.4%,国内水产品产量小幅增加。蔬菜和水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季节性回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6.2万个。
“我国农产品有望继续保持量足价稳的态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介绍,具体表现在:三大主粮价格稳中有涨,6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每百斤135元,比1月份涨4.6%,同比高4.5%;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价格走势偏强,受国际大豆供给偏紧、乌克兰葵花籽油出口受阻、投机资本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国际油脂油料的价格高位上涨,也拉动了国内价格走强。猪肉价格触底回升,蔬菜、水果、鸡蛋等重点品种由于成本上涨以及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当前价格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但波动基本符合常年规律。
上一篇:
下一篇:
30万亩鱼塘两年内要“长”出10万亩水稻
上一篇:
下一篇:
30万亩鱼塘两年内要“长”出10万亩水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