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汕尾“气质”最佳 肇庆水质最好

广东通报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7月21日版次:05

  监测结果显示肇庆市水质最优。图为肇庆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大寨自然村。 李国华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国华

  7月19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2022年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今年上半年,汕尾是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市,最差的是东莞;城市水质指数最低的地市是肇庆,最高的是揭阳。2022年春季,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0.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PM2.5浓度创新低
  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林文通报了广东省2022年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2022年1-6月,全省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达标率为95.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全省共有13个地级以上市AQI达标率同比提高,深圳、韶关、江门、阳江、肇庆、云浮6市AQI达标率同比下降,珠海、中山2市同比持平。其中,AQI达标率增幅最大的地市依次为广州、佛山,东莞和清远并列第3。
  今年上半年AQI达标率最高的地级市是汕尾,其次为梅州和茂名,两市并列第二,三市分别成为粤东、粤北和粤西地区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市;AQI达标率最低的是东莞市,其后是江门和肇庆市。汕尾陆丰市和揭阳惠来县荣登今年上半年AQI达标率最高的2个县区,深圳大鹏新区,湛江徐闻县、梅州平远县、河源连平县和河源紫金县4个县区并列其后;AQI达标率最低的10个县区均来自珠三角地区,其中东莞市占了5个,从低到高依次为东莞东城街道,东莞莞城街道、东莞南城街道(2市并列第二),东莞麻涌镇,佛山禅城区,东莞万江街道,广州天河区,江门蓬江区,广州荔湾区,江门江海区。
  大气环境处处长张瑞凤回应记者提问时说,今年上半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19微克/立方米,创下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新低。“这是在之前不可想象的。”接下来,广东将继续围绕美丽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还将组织起草《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年)》,加快起草《广东省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
城乡面源污染仍待解决
  “1-6月,各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89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比持平。”林文介绍道。今年上半年,全省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89.9%,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0.7%,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潮州市深坑断面未消除劣Ⅴ类,受雨季管网溢流影响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受流域内污水收集率低或养殖污染等因素影响,深圳市深圳河口、汕尾市东溪水闸、江门市牛湾、阳江市江城、湛江市营仔、揭阳市地都等6个断面均为Ⅳ类,未达优良目标。
  从上半年全省149个国考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来看,城市水质指数最低的前三个地市依次为肇庆、中山和河源,水质最好,而揭阳、潮州和湛江则是城市水质指数最高的地市,水体污染程度最高。茂名、揭阳、阳江等13市水环境质量同比有所改善,湛江、深圳、河源等4市同比有所下降。
  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新科表示,今年上半年,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高度认可。但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仍然存在明显短板。揭阳市榕江、练江流域,潮州市枫江流域,茂名市小东江流域等存在污水处理能力缺口,管网配套不足,导致区域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镇级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效果较差。此外,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一些乡村畜禽粪污散排、化肥农药的使用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上生活污水和垃圾管理的不规范,导致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现象较为普遍。
  “根源还是城乡面源污染问题,也是污染处理设施不足、生产生活环境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等等,治理起来难度较大。”接下来,广东将开展国考断面达标攻坚、系统推进汛期污染防治、开展面源控源治污工作、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和推动河湖生态修复五个方面的工作。
近岸海域水质稳中趋好
  2022年春季,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0.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劣四类比例为5.7%,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劣四类海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湛江港和汕头港等河口海湾,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海洋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郑淑颖介绍,“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以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大陆源污染控制力度,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监管,有效削减污染物入海量,近岸海域水质稳中趋好。2021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为90.2%,今年春季为90.8%,比“十三五”春季的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五;其中珠江口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71.8%,比“十三五”春季的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
  接下来,广东省将以打好珠江口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为契机,陆海统筹加大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力度,确保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郑淑颖提到,对于农业农村污染源,要在完成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生活污水分区分类治理、化肥减量、养殖尾水治理,持续减少总氮入河入海量。
空气监测预报能力全国领先
  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面,林文介绍,目前广东已基本建成涵盖大气、水、土壤、海洋、噪声、生态、污染源等要素的生态环境监测基础网络。451个空气自动站实现全省联网,建成华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具备未来15天空气质量预报能力,空气监测预报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在全国率先建成大气复合污染成分监测网开展颗粒物和臭氧污染追因溯源。广东基本建成综合管理平台,搭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初步实现全省环境监测数据统一归集,并着力提升数据质量,打击弄虚作假成效显著。2021年共检查415家(检查比例达80.1%),依法处罚数据失实或弄虚作假机构36家。接下来,广东省的环境监测的重点任务包括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监测结果显示肇庆市水质最优。图为肇庆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大寨自然村。           李国华 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