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猪价高位回落 四季度或再现高点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7月28日版次:09

  预计短期内全国猪价维持小跌态势。

  南方农村报记者 徐晓敏

  猪价在连续经历三个月的上涨期后,开始趋稳走跌。目前行业已全面进入盈利期,且利润可观,后市猪价能否保持当前行情?
行业步入高盈利期
  据新牧网猪价指数显示,截至7月26日,猪价从月初的10.07元/斤涨至10.78元/斤,生猪指数达到134.08,这意味着养殖户每卖一头猪可以盈利34.08%。
  近期屠企压价叠加养殖端积极出栏,全国猪价多数下调。新牧网猪价指数分析部认为,由于前期二次育肥的猪源逐渐出栏,月末规模场加快走量,加上屠企反馈下游订货不积极,价格受压下调,预计短期内全国猪价维持小跌态势。
  目前全行业都进入高利润区间。湖北某一万头育肥场负责人王川(化名)表示:“之前我抓猪苗才花300块,现在出栏一头猪可以净赚1000元,上半年亏损也厉害,现在能弥补点损失,回点血。”除育肥场赚钱之外,各大上市猪企也赚的盆满钵满。记者根据各大上市猪企最新公布的养殖成本数据发现,新希望当前养殖成本最高,为9元/斤。即便如此,如果生猪按照正常体重出栏,每头猪也能赚约500元。
  见识过猪周期厉害的烟台禾屹育种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峰反倒不希望行情波动过于剧烈,他认为:“高峰有多高,低谷就有多低。我倒不希望猪价过快地暴涨,能稳定在10元/斤就很不错了。”
母猪实际存栏量或偏低
  猪肉供应和价格一头连着养殖户,一头连着消费者。7月20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表示,“总的看,这轮猪价上涨主要是恢复性、季节性上涨,叠加一些特殊因素的作用,但生产是充足的,后期猪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末,能繁殖母猪存栏4277万头,环比增长2.35%;生猪存栏4.3亿头,同比下降1.9%;生猪出栏36587万头,同比增长8.4%,创六年来新高。
  从目前猪价来看,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吴梦雷认为,全国均价保持在11-11.5元/斤高位震荡与4277万头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并不匹配,生猪实际产可能低于官方数据。山东某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兵(化名)透露,他推断当前实际的能繁母猪存栏数要打八折。
  今年饲料的销量情况似乎也能印证上述说法。根据饲料工业协会数据,6月份猪饲料产量945万吨,环比下降4.1%,同比下降12.4%,和官方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增长相比较,明显发生偏离,因此考虑饲料成本高,用料人为减少的因素,依旧可以推测真实能繁母猪存栏或更低。
后市有望达到13元/斤
  后市猪价将如何演绎?吴梦雷表示,下半年猪价运行将强于上半年,但二次育肥集中出栏、屠宰冻品出库、新冠疫情的反复无常及南方部分地区非洲猪瘟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会对市场带来阶段性的风险调整压力。
  去年9-10月是母猪淘汰高峰期,根据繁育周期推断,今年7-8月生猪供给量相对偏紧,加上养殖端压栏及二次育肥操作偏多,市场可流通猪源相对不足,价格维持强势,但需求淡季对猪价牵制作用明显,行情在博弈间震荡上行,8月预期出现阶段性高点,预计猪价在12元/斤左右。9月市场大致平稳,下半月随着中秋、国庆临近,猪价再次反弹预期较强。
  同时,年初母猪存栏绝对量不多且配种、分娩率普遍偏低,故四季度生猪出栏压力不大,加上需求还有季节性小幅提升,整体猪价走势偏强,10月之后天气转凉,后期南方腌腊等肥猪需求也将开启,市场压栏情绪回升,猪价预期出现上涨。
  11-12月,下游需求进入较旺时期,猪价预计出现下半年第二个高点,而且略高于三季度的高点,预计猪价维持在12.5-13元/斤,但二次育肥出栏以及冻品库存出库压力下,价格也预计出现高位回落,年底生猪市场在高位区间内偏强震荡。
  预计短期内全国猪价维持小跌态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