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6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八旬阿婆股骨颈骨折卧床数日
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当天站起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8月06日
版次:
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兰海峰 梁达轩 张迅恺
“真是太神奇了,感觉就像没有受过伤一样!”因右侧股骨骨折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八旬王阿婆(化名)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成功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扶着站立,一周康复出院,不胜欣喜。经过两个月的康复治疗,目前她已行走自如。
专家提醒,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意义不大,长期卧床反而会增加肺炎、血栓、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危及生命。目前股骨颈骨折手术技术成熟,创伤小,愈后效果好,对减轻老年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骨折并发症多
据了解,两个多月前,80多岁高龄的王阿婆在家中行走时不慎摔倒,顿时感觉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股骨颈骨折。由于老人患有肾衰、心衰、骨质疏松、高血压等一系列复杂基础病,手术风险高,几经辗转,从当地来到广州求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创伤骨科邵明主任医师接诊王阿婆时,是她发生骨折的第九天,已经错过骨折治疗的黄金期。多日的卧床让她的内科疾病有加重迹象,需要借助呼吸机维持生命,若不及时手术,生命危在旦夕。时间紧迫,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经过严格疫情排查后将她收治入院。
入院后,医生立即对王阿婆进行查体、相关辅助检查以及详细的病史询问。检查发现,患者右侧股骨颈骨折,且她患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ANCA相关性血管炎性肾小球肾炎,日常需要透析,凝血功能较差,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3级(高危),心肺功能差。同时,她还合并了重度骨质疏松、多发性骨髓瘤、多发陈旧性脑梗死、陈旧性肋骨骨折等一系列基础疾病。
邵明主任介绍,由于患者有10种复杂的内科疾病,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手术必须要更快、出血量要少,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此外,患者术后还易出现并发症,必须做好防范。
人工关节置换出血少
考虑到手术的难点,邵明团队立即组织多学科联合诊治,进行全面细致的病情评估,制定缜密的手术及治疗方案。次日,在麻醉科、手术室、心内科、肾内科、血透室等各科室的大力协助下,邵明主任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医生将王阿婆坏掉的股骨头去除并置换成一个人工金属关节。由于患者患有多项基础疾病,术中配备了足够的血量,维持血压及重要器官的灌注。不到一个小时,医生团队完成了整场手术,出血仅50ml,创口小于10厘米。
顺利完成手术后,医护人员严密监测王阿婆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的变化。在精准治疗和悉心护理下,老人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扶站,术后第二天助行器扶行,术后一周出院回家。经过两个多月康复治疗,王阿婆已恢复正常行走,内科疾病也趋于平稳。
对于治疗效果,王阿婆表示非常满意,“真是太神奇了,感觉就像没有受过伤一样,我以为我再也站不起来了,非常感谢广医三院的医护团队!”
骨折早治疗避免卧床
邵明主任指出,近年来,股骨颈骨折已经成为高龄老人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不少骨科医生将它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在我国,当老人发生骨折后,很多人都认为老年人身体经不起手术折腾,卧床休息、保守治疗是最安全的。其实,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几率很大,保守治疗的意义不大。而且,患者在保守治疗时只能卧床,长期卧床往往会伴随很多的并发症,比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这些并发症才是致命的元凶。
“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千万不要惧怕手术。”邵明主任表示,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目前针对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技术成熟,创伤小,愈后效果好,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黄金时间是骨折后24-48小时,通过多学科合作、建立绿色通道,患者及时手术能够实现快速康复,减少潜在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减轻痛苦,也减少了医疗费用。
手术前后影像检查对比。阿婆经手术置换人工金属关节,恢复功能。
上一篇:
下一篇:
“双轮驱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
“双轮驱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