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7版: 综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花卉绽放美出圈 “荔”开新局产业兴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8月06日
版次:
07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吉龙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日前,记者随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调研组来到从化区,深入了解花卉、荔枝等产业科技应用和农业科技发展情况。
破解种苗卡脖子难题
从化素有“广州后花园”美称。十年来,从化以科技为引领,形成了以红掌、白掌、兰花、桃花、樱花、多肉等优质花卉苗木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最大的小盆栽生产基地。
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往因为被外国企业垄断,红掌花苗价格居高不下。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下简称“中心”)的努力下,从化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花卉科技研发、育种创新和示范推广力度,大幅提升种苗繁育和盆栽种植规模。2017年起,花苗价格有所下降,成功降低了花农的生产成本。
据了解,该中心“红掌新品种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020年培育的“小娇红掌”斩获全国盆栽植物领域最高奖“金花奖”。
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以来,中心新培育花卉新品种24个,新申请品种权8个,白掌盆花和红掌切花新品种选育均实现了“0”到“1”的突破。目前,中心的红掌种苗占全国红掌国产种苗总供应量的1/8,白掌种苗占全国白掌种苗总供应量的1/4,因外企垄断的高价苗不再出现。
写好美“荔”产业文章
从化是重要的花卉生产交易集散地,也是广东荔枝主产区之一。
这里诞生了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投建了从化区荔枝文化博览园,陆续落地了荔枝产业研究院、荔枝大数据中心、荔枝文创基地、5G数字农业智能化示范果园等,有效带动荔枝产业发展。
来到荔博园,犹如走进一座科技“宝库”。大数据系统屏前,实时显示着荔枝最新行情和田间信息。从化岭南水果产业协会会长、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向调研组介绍,荔博园主要功能定位为“一库两园三平台”,“一库”是荔枝产业优质种质资源库,“两园”是荔枝科技创新产业园、5G智慧荔枝园,“三平台”是现代荔枝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平台、荔农致富创业指导培训平台、荔枝特质农产品交易平台。
荔博园引入的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荔枝种植中得到有效应用。“这里部署有‘天地空一体化’监控系统,对气象、土壤、温度等进行精准感知,云平台依据数据实现无人化水肥灌溉的精准智能策略控制及超限预警。”欧阳建忠表示。
种植小荔枝,科技来“助荔”,发展大产业,开出“致富花”,这是荔博园探索出来的经验之道。
打造现代化示范样板
将科研资源导入现代农业是从化区长期探索并付诸实践的。
2021年6月,从化区获批成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试点后,迅速立足全市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短板弱项,深化与华南农业大学、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成效初显。
组织专家蹲点服务,建设一批展示基地。通过建设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从化组建主导产业科技支撑专家暨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团队40支,精准对接从化区40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对护航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海东表示,当地已建成荔枝、水稻、花卉、蛋鸡、柑橘科技展示基地,推进绿色防控、生物防治、老树改造,发展起精准管理设备、数字智慧果园装备、智能农机装备、智能水肥一体化装备的应用。
此外,从化还与华南植物园签订植物园共建合作框架协议,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华南农业大学从化花卉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
科技为从化花卉与荔枝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名农安匠荣获 省五一劳动奖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名农安匠荣获 省五一劳动奖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