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水稻亩产240公斤

为何还是高产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8月30日版次:07
  近日,四川省种子站组织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育成的高异交性优质水稻不育系“锦城2A”亲本繁殖示范片进行现场验收。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现场收获、称重、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等环节,“3块田经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246.75公斤!”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宣布了测产数据。对这个结果,在场的专家们都特别满意。
  面对水稻生产上已能达到700公斤以上的亩产高产成绩,为何这里平均亩产超240公斤让专家们感叹产量很高?“这与大田粮食生产不同,这是水稻不育系亲本繁殖。”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徐敬洪研究员介绍,粮食生产由水稻杂交种种植而得,杂交种又是由水稻父母本制种而来,而今天所进行的水稻亲本繁殖,则是杂交种制种更前一个步骤,繁殖水稻的母本。
  “这个产量算非常高了。”马均告诉笔者,亲本繁殖在生产上的水平普遍在150公斤/亩至200公斤/亩。
  水稻亲本繁殖增产,有何意义?首先,有利于保障杂交水稻生产用种安全。“如果1亩田生产200公斤水稻母本,则可满足100亩杂交稻制种种植面积的需求,保障4万亩杂交稻的用种需求。”徐敬洪介绍。
  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徐敬洪说,单位面积水稻亲本繁殖增产,给制种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节约亲本繁殖用地,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杨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