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七旬翁二次心梗突发室颤
ECMO生命支持下紧急开通血管脱险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9月15日
版次:
11
近日深夜,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床旁和中心监护仪尖锐的警报声突然打破了平静,刚刚还能谈笑自若的72岁阿伯突然出现抽搐、昏迷,严重室颤。医护们迅速集结抢救,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生命支持下为患者实施手术,开通引发急性心梗的闭塞血管。患者术后1天心功能改善,术后第2天成功撤离ECMO,7天康复出院。
据了解,患者是一名72岁的阿伯,因急性心肌梗死,当天第一时间进入绿色通道接受了介入治疗,术后转入EICU。当晚,随着患者床旁监护仪警报响起,当班护士看到显示屏上一行行异常的锯齿波,立即意识到患者突发室颤,随即呼叫急救。
急诊二值伍卓文医生一边下达抢救医嘱,一边与匆匆赶来的心内科黎佼副教授沟通病情。医生们认为,毫无征兆的室颤,提示患者极有可能是再次发生心肌梗死,这时只有ECMO才能保证患者的组织灌注。
病情沟通、管路预充、介入治疗准备……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急诊ECMO团队高效而默契的配合下,股动静脉鞘管置入仅仅用时12分钟,1分钟后,ECMO循环建立,离心泵启动,暗红色血液经过膜肺氧合后转变为鲜红色的血液最终回到患者体内,ECMO运转顺利。
当时,患者已连续室颤16次,因抢救及时,各项生命体征在短时间内逐渐稳定。急诊ECMO团队立即将患者护送到介入手术室。心血管内科柴仁杰副主任医师和黎佼副教授配合,为患者行冠脉造影,经明确病灶后完成支架植入,解决了右冠状动脉近段100%的狭窄,再次造影狭窄已经消失。
凌晨2:30,患者手术结束,返回EICU。术后1天心功能改善,术后第2天下午成功撤离ECMO,7天后转到心内科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并顺利出院。出院前,患者特别向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致谢。
据专家介绍,ECMO与CPR(心肺复苏)结合称为ECPR(体外心肺复苏)。与传统CPR相比,ECPR能更有效稳定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的循环和氧合。近10年来,ECPR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推广,缩短无血流时间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广医二院
上一篇:
汇集专家意见 提升手术质量
下一篇:
颈腰顽固痛 小针刀松解
上一篇:
汇集专家意见 提升手术质量
下一篇:
颈腰顽固痛 小针刀松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