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禁售槟榔”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9月24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日,“36岁歌手嚼槟榔6年因口腔癌过世”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生前,该歌手呼吁人们“珍惜生命,远离槟榔”。包括四川营山、浙江义乌等多地在内要求商户下架槟榔,并禁止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
@周磊:首先要明确的是,槟榔并非食品,而是具有高度成瘾性的一级致癌物。多地禁售槟榔或加大监管力度,是基于呵护公众生命健康而祭出的必要举措。可以说,禁售食用槟榔不乏科学和民意基础。
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槟榔产业由来已久、牵涉广泛,实现全面禁售不可能只靠一纸条文,而应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逐步降低、根除人们对食用槟榔的需求。
@秋实:有人认为,仅仅因为槟榔是一级致癌物就禁售,这个理由很不充分。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咸鱼、熏制食品、随酒精饮料摄入的乙醛等,都属于一级致癌物,相应商品是否都应该下架禁售?包含致癌物的食品不仅只有槟榔,如果其他一级致癌物不禁售,就不应该专挑槟榔下手。比如合理的做法是,对于含有致癌物的食品,应提倡减少消费。
从表面上看,这话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禁售槟榔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级致癌物,更因为在目前它并非食品。这是因为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此后,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缺乏依据。尽管槟榔陷入尴尬身份之后,各种不同的观点较多,但既然槟榔已被清除出食品分类目录,那么在市场上被当作食品来销售,就会显得很不妥当。因此,下架和禁售是正常选择。
@沈彬:“槟榔加烟,法力无边”的背后,是无数张因为口腔癌而被割得残破的脸;槟榔产业高歌猛进,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是沉重的公共健康悲剧。必须对这个带血的产业拿出“壮士断腕”的整顿决心。
横向比较一下,槟榔已经在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被认定为毒品,遭到禁售。曾经的槟榔第一生产国——泰国,其国民第一癌一度就是口腔癌,2012年泰国政府彻底禁售槟榔后,该国男性口腔癌发病率一度降低到0.012%。
从目前浙江、四川的市场监管的大动作来看,一些省份已经在主动推动禁售槟榔,拿出了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的态度,希望更多的地方监管部门主动跟进。此外,希望在国家层面上,卫健、市监系统能及时出台统一的限制-退出-停售的一揽子措施,明确提出全面禁售槟榔的时间表,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向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这个危害公众健康的产业不能狂奔下去。
上一篇:
用丰收节超级IP赋能全面乡村振兴
下一篇:
保护古树名木 应当形成风尚
上一篇:
用丰收节超级IP赋能全面乡村振兴
下一篇:
保护古树名木 应当形成风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