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8版: 丰收节专题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数字产地仓助“菠萝的海”再掀高潮
从餐桌回溯到土地,重塑农业全链路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9月24日
版次:
08
淘宝主播在阿里数字乡村徐闻产地仓内直播卖徐闻菠萝。
“宝宝们,我在祖国大陆最南端徐闻,我身后就是水果分选线,农民伯伯刚摘下菠萝第一时间就送到仓里。”9月22日,广东农垦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建的阿里数字乡村徐闻产地仓(简称“产地仓”)迎来了第一场丰收节原产地直播。这是阿里巴巴助力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
广东徐闻是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策源地,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徐闻菠萝营销成效显著,产值逐年攀升。产地仓以数字化供应链和数字化销售为菠萝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徐闻90后新农人魏仕旗认为,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为创业者指引了方向,产地仓的建设则极大程度解决菠萝供应链建设和销售问题。据介绍,产地仓自上半年建成以来,发出菠萝超9万单,直供盒马、大润发的菠萝超150万斤。
“菠萝的海”入仓
对接更广阔的市场
“我一开始做的是生鲜电商,现在的重心慢慢转移到菠萝加工上来,今年主推鲜切小菠萝。”魏仕旗介绍。大学毕业后,魏仕旗在广州事生鲜水果电商,2018年,在父亲的号召下返乡创业卖菠萝。“鲜切小菠萝”也正是他在这过程中发现的新机遇。
“以前每亩地要扔掉上千斤小果,现在我们专门收购小菠萝,加工成鲜切小菠萝卖到盒马鲜生、大润发等。”魏仕旗说,今年徐闻菠萝销量更好了,带动周边果农每亩地增收近2000元。
谈起自己的“菠萝经”,魏仕旗认为,如今乡村缺的并非好产品,而是供应链能力和销售渠道。广东农垦和阿里巴巴合作开设的产地仓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产地仓依托智能化分选系统,高效率、高标准完成农产品预冷、分选、分级包装、农药残留检验检测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推动菠萝全产业链高效对接产地和零售终端。
得益于产地仓的基础设施建设,魏仕旗的菠萝对接到更广阔的大市场,仓储及物流成本也下降了不少。返乡4年来,魏仕旗光菠萝就销售了330万斤。今年,他还开始研发菠萝切片、菠萝预制菜等新品。
数字化供应链
降低物流成本20%
在徐闻产地仓,一颗颗菠萝正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分选线,根据大小、外表、糖度等指标进行分选分级,经自动化打包后发向全国。
这是广东首个集菠萝交易、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物流贸易综合体,包含大数据中心、智能产地仓、冷链等板块,可为当地农民降低20%的物流成本。其中,基于产地仓的数字供应链是广东农垦与阿里合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12221”市场体系指导下,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事业部持续深耕徐闻,助力徐闻菠萝高质量发展,建好“1”个大数据平台是落实“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事业部华南区域经理舒心介绍,“我们建起的徐闻菠萝大数据数智指挥中心可以从市场消费者、商家、产业结构、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重要产业升级决策指导,从而为徐闻菠萝产业提供更精准的大数据支持。”
大数据应用具备定位核心消费人群、分析消费地区及消费者购买关注点等功能,可以为网货采收、分级、包装及渠道等标准的确立提供参考。提及徐闻菠萝品牌建设,舒心表示,“在销售端,我们通过阿里平台洞察市场,为‘徐闻菠萝’提供产业结构、品牌、商家、消费人群的数据分析及指引;在产地端,我们共同制定品牌标准,以品牌建设带动徐闻菠萝产业发展。”
从消费端出发
建立稳定销售渠道
在湛江遂溪,近千亩火龙果沐浴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璀璨。这批火龙果将在成熟之后销往阿里巴巴旗下盒马、大润发、淘菜菜等平台。
“火龙果一年可以收获6-7季,通过补光技术,实现每年收获12季以上。”湛江农垦广前名优公司总经理黄所介绍。但传统销售渠道不稳定,丰产并不意味丰收。
广东农垦与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合作开展的火龙果直采模式,打通了遂溪火龙果从产地到终端的销售渠道。黄所表示:“通过徐闻产地仓对接到淘菜菜的价格比以前高不少,而且长期采购协议让我们心里更有数。”
阿里巴巴正以数字技术打通“研、产、供、销”全链路,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新路径。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教授认为,阿里巴巴数字乡村是从消费端需求出发,以数字化链接供应链各环节,致力于探索一个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高标准产品的可行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数字乡村研究院副院长易法敏表示,“阿里巴巴从农业产业链发展短板处切入,通过提供数字技术综合服务,深入产业链全链条,开展各种场景化的数字化创新探索,推动数字化从消费端的‘餐桌’来到产地端的‘土地’,为农业全产业链创造价值增值。”□黄楚璇
淘宝主播在阿里数字乡村徐闻产地仓内直播卖徐闻菠萝。
上一篇:
下一篇:
稻香虾肥壮 “四个一”谋大计
上一篇:
下一篇:
稻香虾肥壮 “四个一”谋大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