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稻香虾肥壮 “四个一”谋大计

罗氏沼虾等特色农产业吸引新农人投入乡村振兴建设浪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9月24日版次:08

  小朋友在“约绘秋纷区”一展才华,不少作品以“虾”为主题。 师康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肖婉琦

  秋风送爽,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秋分如期而至。
  在肇庆市高要区莲塘镇荔枝村神符山下的哈哈乐农耕文化园,田间稻香袭人,虾塘绿波粼粼。随着一瓶瓶“罗氏沼虾苗”倾倒入龙盘凤绕的“龙舟”启动台,肇庆市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高要罗氏沼虾节正式拉开帷幕。
  站上舞台唱主角的新农人、随处可见的罗氏沼虾元素、精彩的民俗表演与非遗演出、地方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田园风光与古村风韵……交织成了这个金秋时节的独特“丰”景。
农民襄盛会 花式晒“丰”情
  神符山下,龙腾凤翔。会场主舞台勾勒出山峦的起伏轮廓,点缀着凌空飞舞的凤凰尾羽,尽显高要本土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在风景宜人的山水田园之间,一场欢庆丰收的乡村文化盛会生动上演。
  炮仗声声,龙舟破浪。环绕会场的河涌里,两艘龙舟齐头并进,村民们奋力划桨,引来岸上一片喝彩。高要是远近闻名的龙舟之乡,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深深刻在了高要人民的基因里。金秋时节赛龙舟,村民们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夺取丰收背后的劳动拼搏姿态。
  河岸一侧,瓜果长廊里轻歌曼舞。漫步长廊,只见二十四节气诗文点缀其间,中国传统乐器音乐回荡耳边。藤蔓绿叶之间,水袖翻飞,舞步婀娜,将非遗水袖舞的魅力精彩演绎,“我眼中的乡村振兴”主题摄影展陈列两侧,一幅幅生动画面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美食展区早已人头攒动。在肇庆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区,参展的有活道大米、双马菠萝、槟榔香芋等26个特色农产品。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高要以活道家欢大米为龙头带动,发展了16家有一定规模的大米加工厂,主要销往肇庆和珠三角地区,守护了大湾区“米袋子”。为了展示“罗氏沼虾”风味,肇庆市供销系统“粤菜师傅”亲自上阵,现场烹制了虾饼、水晶鲜虾饺、缤纷沙律虾等特色菜品。在肇庆预制菜展示区,22台预制菜自助售卖机展示了当下预制菜在零售端存储和提取的新潮方式。
农业有奔头 返乡好“丰”光
  农民丰收节,农民唱主角。开幕式上,首先上台亮相的是肇庆市新农人代表梁光铖。这名“95后”年轻小伙分享了他返乡创业养殖罗氏沼虾的故事。
  梁光铖今年26岁,自小生长于荔枝村。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养虾,耳濡目染之下,他掌握了不少养殖技术。大学毕业后,进入高要邮政工作的他,心里始终装着家乡那一口虾塘。
  高要是“中国罗氏沼虾之乡”,全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达9.1万亩,全年总产量3.5万吨,年产值约22亿元,养殖产量和产值占全省的70%以上。全区从事罗氏沼虾养殖户3805户,从业人员6720人,户均年纯收入达13.2万元。“高要罗氏沼虾”入选“粤字号”2019年县城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价值7.6亿元。
  “养虾有奔头。”2020年,梁光铖毅然辞职返乡,专门养殖罗氏沼虾,并游说亲朋好友,成立了高要区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联合生产、渠道共建提高产量,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合作规模;还引进智能装备,实现手机终端“指尖一点”就精准高效完成虾塘生产管理。
  “目前合作社虾塘已壮大到1000多亩,年均亩产800多斤,年产值3000多万,纯利1000多万,社员收入有了明显增加。”梁光铖语带自豪。他表示,下来将与政府、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继续深耕罗氏沼虾产业,让高要罗氏沼虾走出广东、走向全国、享誉海外。
农文旅融合 古村添“丰”韵
  作为肇庆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神符山下的荔枝古村沸腾了。八方游客接踵而至,小轿车、中巴车、观光电瓶车不断涌入。“村里开辟了将近400个停车位!”荔枝村党总支部书记孔令聪介绍,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让村里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升。
  今年6月,高要莲塘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正式启动,荔枝村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了1000多平方米危破房清拆和220座农房外立面改造。古民居修旧如旧,公厕、广场焕然一新,村道铺上了沥青,路灯覆盖了各个角落……“村民晚上出来散步、运动更方便了!”
  让孔令聪引以为傲的,还有古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荔枝村开村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存400余座砖木结构古建筑,以及数十座民国时期建筑。古村崇文重教,祠堂文化浓厚,荔枝孔姓为山东曲阜孔子之后、高要孔氏之祖,梁氏大夫祠则与清朝广东状元梁耀枢有着宗族渊源。
  “一只虾、一神山、一古村、一状元”,当地围绕“四个一”精心谋划农文旅融合大文章,引进了哈哈乐农耕文化园项目,充分挖掘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还盘活了荔枝村的撂荒耕地。
  “云转溪桥花果香,良田丰收粮满仓”。此前约130亩撂荒地经过流转复耕,种上了品类丰富的瓜果蔬菜,摇身变成花溪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也是哈哈乐农耕文化园的主打观光点之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田园风光、农耕文化、采瓜摘果的休闲去处。
  美丽乡村正激活美丽经济。孔令聪介绍,今年哈哈乐农耕文化园流转了神符山下20多亩土地开发旅游项目,为村集体增加了2万元租金收入,目前村集体收入为10.8万元。“接下来将发展农家乐、露营等更多文旅项目,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小朋友在“约绘秋纷区”一展才华,不少作品以“虾”为主题。  师康 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