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41岁高龄孕妇如愿诞下健康宝宝

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过滤”心脏病遗传基因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9月29日版次:11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唐小雨

  结婚20年,41岁的小美(化名)终于在今年8月如愿诞下了自己的宝宝。此前,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两次试管婴儿受孕成功,但均因胎儿查出严重心脏畸形引产。该院梁晓燕教授团队通过体外验证实验,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FLNC基因突变导致胎儿心脏畸形(法洛氏四联征),并成功运用第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单基因病技术(PGT-M),帮助小美怀上了健康的宝宝。如今,孩子已经满月,各项检查均正常。
胎儿心脏畸形两次引产
  谈及求子的过程,小美婚后20年经历了3次人流、多次试管婴儿无果。2016年她在中山六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两次人工授精,均未成功。2017年及2019年,她两次试管婴儿成功受孕,但均在孕22周左右B超查出胎儿严重心脏畸形(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等法洛氏四联征),无奈含泪引产。
  两次孕中期引产给小美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但考虑到年纪越来越大,她又担心永远失去生育孩子的机会。去年,小美找到了该院生殖医学中心梁晓燕教授求助。
  经了解,小美2019年怀第二胎时,B超查出胎儿同样的心脏问题,医生建议做基因检查,羊水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发现胎儿携带了FLNC基因一个未知的突变位点,该突变遗传自小美。
  生殖医学中心团队进一步追溯,找出小美4年前引产的第一胎做过的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检测,发现胎儿也携带了该基因突变。
体外实验验证基因缺陷
  梁晓燕介绍,法洛四联症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发绀型心血管病,患病率为0.02%-0.04%。其致病危险因素包括孕妇饮酒、患有糖尿病、高龄生产(40岁以上)或在怀孕期间患风疹,还可能与唐氏综合症、其他导致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染色体缺陷或基因突变有关。
  经仔细了解病史,梁晓燕发现小美没有任何心脏异常的表现,但其家族中几位成员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小美的妈妈因扩张性心肌病57岁去世,其大姨有肥厚性心肌病,小姨有二尖瓣脱垂,小姨的女儿有室间隔缺损,而小姨母女俩基因检测均显示携带FLNC基因突变。
  生殖医学中心团队查阅相关文献及数据库,发现小美携带的该突变位点未有文献报道过,且目前报道的FLNC突变临床表型均在儿童期及成年期。FLNC基因突变是否导致小美两次胎儿严重心脏畸形(法洛氏四联征),尚不明确。
  考虑到小美已经是41岁的“高龄”,卵巢功能直线下降,如果不尽快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成功的概率将越来越小。团队迅速设计了体外验证实验——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制作了与小美一样有FLNC基因突变的细胞模型,用特殊病毒将异常的基因导入到大鼠的心肌细胞中,并对心肌细胞的蛋白表达以及相关功能进行实验验证,进一步明确了该突变的致病性。
辅助生殖孕育健康宝宝
  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生殖医学中心团队为小美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单基因病技术(PGT-M),通过对染色体拷贝数的检测、基因致病位点的检测以及家系连锁分析,选择了一枚染色体拷贝数正常并且不携带FLNC基因突变的胚胎进行移植。
  移植12天后,小美怀着忐忑的心情验孕,结果阳性,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孕12周的NT筛查、孕16周的羊水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正常,基因检测显示胎儿不携带FLNC的基因突变。孕20周,胎儿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在该院产科高羽主任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小美孕期平稳,于8月17日顺利剖宫产下一名6.58斤的男婴,新生儿经检查一切正常。
  梁晓燕教授提醒,有过胎停或反复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产检异常,夫妻双方或双方家族中有单基因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多囊肾、遗传性耳聋、苯丙酮尿症等,需注意检查是否存在染色体或基因方面的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