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珠海斗门三个海鲈村认定为“一村一品”专业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0月20日版次:10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叶香玲 实习生贺澈)白蕉海鲈火出圈后,捷报频传,就在10月13日珠海市荣获“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国家级称号当天,白蕉海鲈再获省级名号。2022年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专业镇认定名单公布,177个专业村、52个专业镇入选,珠海斗门区四村上榜,白蕉镇昭信村、大托村、南环村认定为海鲈专业村,乾务镇虎山村认定青蟹专业村。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是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兴旺的重大行动、重要抓手,被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斗门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7.73万亩,总产量达25.92万吨。斗门被誉为“中国海鲈之乡”,是全球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最大的交易集散中心,白蕉海鲈养殖面积3.9万亩,养殖产量15.6万吨,占全省产量70%,占全国产量50%,有加工企业23家,总加工能力23.6万吨,实际加工量4.5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0亿元。
  白蕉镇位于出海口,西江多条支流在这里与海水交汇,形成独特的咸淡水地带,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白蕉海鲈”。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2018年被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0年、2021年连续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
  就在上个月底,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斗门举行,农户、企业、媒体、政府四方合力,借势探路“丰收节经济”,围绕白蕉海鲈“一条鱼”打造全产业链业态经济,助推丰收节经济持续繁荣,打造全国丰收节经济示范区的一线实践。
  在预制菜产业丰收节经济强力推动下,白蕉海鲈成为广东乡村振兴的“渔乐圈”,多个“名场面”轮番上演,尽显丰收喜悦:白蕉海鲈的出塘价从9月20日12.5~16元/斤上涨至国庆期间13.5-18.2元/斤,刷新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高4~7元/斤。
  国庆期间,斗门区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白蕉海鲈预制菜产品销售量约628吨,同比增长28.6%,总销售额2519.7万元,同比增长30%;白蕉海鲈垂钓直播大擂台(练习赛)顺利举行,超1000万人次观众收看直播 “云垂钓”体验钓鱼之趣。
  斗门区充分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发挥斗门水产业优势,深度做好“一条鱼”文章,做强做优预制菜产业园和国际垂钓之都两大平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具有斗门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