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6版: 农村财富·综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何权辉:“触电”卖腊味年销千万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11月29日
版次:
06
中山市得福肉食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权辉。 谢伙荣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高永彬
“双11”的“销”烟刚刚散去,中山市得福肉食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得福)总经理何权辉就又投入到“双12”的紧张备战中。“双11”黄圃腊味热销,何权辉与他的得福腊味贡献不少。其线上交易额超过60万元,同比去年增加30%。
中山黄圃是“广式腊味”的发源地。黄圃腊味制作技艺经百年不断,涌现了一批代代相传的腊味家族企业,得福是其中之一。自从父辈接过得福腊味经营以来,电商业务一直是何权辉的工作主抓手。进驻平台、开办直播、更新包装、打造展厅……10余年间,何权辉已成长为老练的企业管理人,得福腊味也发展为黄圃腊味标杆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
触网电商 开拓省外消费市场
2010年,何权辉大学毕业,在短暂前往国内某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实习后,他回到家乡,开始接手家里的腊味生意。此时得福经营模式还是以传统的批发和代工为主。2014年,何权辉决定开拓电商板块,开设天猫旗舰店。
然而,电商销售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在“触电”之初,得福腊味的线上年销售额仅有不到40万元。纳闷之余,何权辉对平台上的消费者评价进行梳理,发现了原因。“偏甜的口感和浓郁的酒香是广式腊味的主要特点。这样的风味省内顾客钟爱有嘉,但省外顾客却并不习惯。”
为此,在何权辉的推动下,得福公司根据省外各主要销区人群的口味,改良开发出酒味、甜味较淡,甚至有一定辣味的腊味产品。产品一经上架,就获得了省外消费者的好评,电商销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近几年,直播带货风口强劲。何权辉果断抓住机会,组建专业主播团队,并与不少网红直播间达成上架合作,多渠道进行推介。经过不断发展,得福腊味线上年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天猫店销量跻身广式腊味前三,此外还进驻京东、拼多多、云闪付、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何权辉预计,今年得福线上销售额还将比去年提升50%。
重塑品牌 迎合年轻消费场景
在黄圃,腊味企业多会在生产厂房前开设旗舰店,将所有产品集中展销,得福也不例外。在得福旗舰店内,产品明显分成两派。一派是传统的得福“大利是”包装,看上去颇有年代感;一派是年轻化的“岭南风味”包装,图案以彩绘或简笔画为主,彰显出浓浓的岭南文化气息。
何权辉介绍,“岭南风味”系列是公司为迎合年轻群体所推出的新产品。当下年轻消费者在挑选腊味时,十分注重包装外观,对过于“土味”的包装常会产生抵触心理。何权辉于是决定推陈出新,重塑公司品牌形象。推行之初,这些“黑白字体”的新包装还曾遭到父辈的“嫌弃”。最终销售数据显示,新包装一经推出就力压传统包装,成为网店销冠。
除了更新外观,何权辉还推出了小份量包装。“传统腊味单包份量多在500g或以上,都市年轻人一顿常常吃不完,为此我们推出了250g包装,并加入了自封条设计,吃不完还可密封保存,十分方便。”另外,细心的何权辉还在产品包装中加入腊味菜谱。“这样可以方便消费者了解腊味的烹饪方法和菜色搭配。曾经有外省顾客直接开袋生吃腊味,虽然只是少数,但也反映出还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腊味。”
传承匠心 推广黄圃腊味文化
黄圃腊味占全国广式腊味市场份额5成以上,但品牌打造与文化传播依然是黄圃腊味弱项。为让更多人了解黄圃腊味,2017年,何权辉主持建成得福腊味主题馆,并对外开放。馆内展示了黄圃腊味的历史、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广式腊味的传统制作工艺等,并设有情景餐厅和腊味制作体验坊。2020年,得福腊味主题馆入选中山市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
“腊味生产的展示体验和腊味知识的推广普及,都是为了解开大家对腊味的‘误解’,增强消费者吃腊味的信心。”何权辉举例,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尽管在过量食用下存在健康风险,但在安全剂量下,却是腊味保质防腐的最佳选项。
何权辉的父亲何祥吉是“广式黄圃腊味十大传承人”之一。何权辉从小目睹父辈创业的艰辛,为父辈延续事业,也是他自小立下的愿景。在何权辉的执掌下,得福腊味已成长为年产量超8000吨,年销售额超亿元的行业龙头,获评广东省著名商标,是首家获得“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称号的黄圃腊味企业。今年3月,何权辉获评中山市首批“乡村工匠”——经营管理广式腊味工程师,成为行业典范。
中山市得福肉食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权辉。 谢伙荣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封开杏花鸡亮屏 羊城核心商圈
上一篇:
下一篇:
封开杏花鸡亮屏 羊城核心商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