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7版: 产业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稻薯轮作见成效
“冬闲田”变“增收田”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12月10日
版次:
07
眼下正值红薯成熟的季节,河源市龙川县登云镇梅花村的红薯迎来上市期。连日来,村民们忙着收获成熟的红薯,乡村田野里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派农事忙、农业兴的喜人景象。
在登云镇梅花村红薯种植基地,翠绿茂盛的红薯叶像一大片绿地毯铺满田野。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忙碌收获红薯的身影。村民们小心翼翼地用锄头翻开泥土,再手脚麻利地把一根根体态饱满、颜色鲜艳的红薯去泥、分拣出来。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绘就出一幅丰收美丽的田园画卷。
梅花村党总支书记郑海峰介绍:“今年收成还算可以,我们种植了60多亩红薯,可以达到30万元的收入。参与的农户有10多户,我们的种植大户都是聘请村民一起来参与种植。”
登云镇梅花村地理位置优越,土壤适宜种植红薯。近年来,该村以“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稳步增收”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撂荒地上种植红薯,保障农民增收。
据村民郑文峰介绍,基地的红薯品质过硬,产量和价格都不低,经济效益可观,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红薯的丰收,也吸纳了周边村的闲散劳动力在基地务工,村民们不用外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让小红薯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薯”,幸福生活的“甜蜜薯”。
“我们收完稻谷以后,就过来这里种红薯和种其他农作物,每天来这里干活也有100多元钱,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收入。”村民郑文峰笑着说。
眼下,正值冬种关键时期,在梅花村实现红薯丰收、村民增收的同时,登云镇立足实际,把加快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全镇群众增收的主攻方向,组织种植大户和鼓励农户通过“稻-稻-薯”等方式轮作轮种,突出集中连片、示范带动,引导群众积极开展冬种农业生产,实现经济作物种植的无缝衔接,让冬闲田变“增收田”。截至目前,登云镇已种植红薯、蚕豆、荷兰豆、蔬菜等应季经济作物面积600多亩,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通过采取‘农业经营主体或种植大户+农户’模式,有效鼓励群众自发或租赁冬季闲田、流转土地等方式开展冬种生产。”登云镇副镇长徐敏表示,接下来,登云镇将继续秉承农业新发展理念,引导群众提高土地利用率,算好“冬闲田”的增收帐,让“冬闲田”成为群众的“增收田”,助力农村增色、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邹滔 朱坤平
上一篇:
12万吨四会沙糖桔迎采摘
下一篇:
上一篇:
12万吨四会沙糖桔迎采摘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