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面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2月10日版次:13
  面茶非茶,它是京津一带的传统小吃,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头回听说面茶,还是在《红楼梦》里,书中第七十七回写到,贾政要带着宝玉和贾兰出门办事,临行前,贾政让丫鬟去通知宝玉来和他一起吃早点,而他们吃的这个早点既不是汤,也不是茶,叫面茶。当时是初闻,不解面茶为何物,后又见清代一诗人所作的《都门竹枝词》,描写了面茶:“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读着,不禁浮想联翩,这面茶究竟是何物?实在是让人止不住地想,止不住地猜,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我的思绪。
  直到几个月前,到北京办事。有一天下午,行至南大街,才偶然在路边看到了面茶店。心中窃喜,哪里还顾得上别的事,急忙跑上前去,笑着排队。来买面茶的人倒不少,队伍弯弯曲曲排到路中间,又斜斜折到了一旁,像极了蜿蜒盘旋的蛇。等待也是项费体力的活,这一等,直叫我饥肠辘辘。
  终于,轮到我了。和老板要了份招牌面茶。老板笑着答应,手里也忙活起来,我瞧得仔细,老板先是将适量的小米面倒入锅中,用少许的凉水调成面糊,待面糊调匀后,继续加入适量的水。接着,开火熬制,一面熬,一面不停地搅拌,动作极为娴熟。过了一会,老板便熄了火,将那面茶盛入小碗,再在上面浇上一层芝麻酱,芝麻酱上又撒一层花椒盐。我还没看够呢,老板便已将一碗热气腾腾且香味扑鼻的面茶端至我的面前。
  我没有急着动勺子,而是轻轻托着碗,瞧了一遍又一遍,嗅了一下又一下。邻座的一位老爷爷望过来,笑着提醒:“面茶要趁热吃,才够味,才地道。”我点点头,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口,放嘴边吹了吹,就着袅袅热气,尝了尝。味道还真不错,稠稠的,浓浓的,一点不齁,伴随着缕缕芝麻酱的香气,滚烫且芳香,让人食欲大发,停不下来。邻座的老爷爷见我用勺子,便道:“喝面茶不用勺筷,贴着碗边,转着圈吸溜,让面茶麻酱吸入口中,那才绝!”我依言照做,果不其然,实在是美味!老爷爷是喝面茶的老行家,他又道:“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一连喝下三碗,着实饱腹充饥。肚子也不饿了,人也精神了,只悠闲惬意地伸伸懒腰,回味着面茶的香味。过后,我几乎天天过来光顾,只为再品面茶,仿佛是上了瘾,一旦不喝,肚子便咕咕直叫,好不自在。有一刹,觉得住在北京的人儿很是幸福,天天都能喝到面茶,在面茶飘香中行走。
  回广东的路上,在一工厂外,见到了一个面茶摊子。匆匆下了车,像是去见一位久违的老友,奔着跑着。面茶摊很是简陋,只一副担子,一个小风炉,一个烧水壶,两个小凳子。我点了一碗,坐在凳子上等着。良久,水沸腾了,发出“呜呜呜”的声响。摊主拈着块布,放在水壶手柄上,随即用力拎起,将滚着的热水,倒入提前加好料的碗中。一时,香气飘飘,引人垂涎。我捧着碗,静静地喝了起来,还是那样的味道,还是那样的热乎,细腻软糯,绵密柔滑,稠而不干,淡而不稀,如醇香的甘泉,直沁入心里去,令人倍感舒适。
  面茶,看似普通,实则是一种情怀,长久飘香,留在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记忆里,是灵魂的寄托,是最初的滋味……
□江利彬

下一篇:小区鸡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