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在流动中国里感受社会变迁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1月17日版次:02
| 快评 |
  “三年没回老家了,最挂念的就是父母……”1月13日上午11点57分,从深圳北站开往武汉站的高铁G1008次列车发车,李秀和老公带着两个孩子,终于踏上返乡路。李秀是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会员,也是一名志愿者。“这次不需要抢票,省心不少”,与以往返乡乘车经历不同,当日,李秀一家人乘坐的是“龙华文明号”爱心专列。
  每年春运期间,全国多地都会开设爱心专列,为返乡“打工人”提供便利。今年是疫情防控“新十条”下的首个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加之疫情3年来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今年春运客流从以往低位运行转向快速攀升。与过去几年相比,今年的票源无疑会更为紧张。在这个特殊时刻,铁路等交通部门与政府、企业加强合作,以服务护航群众出行路,令人倍感温暖。
  爱心专列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复杂。且不说各个部门在前期的沟通协调,仅是对乘客的服务就不容易。春运出行,务工人员往往会带着数个大包小包,行走极为不便。铁路部门要为暖心专列的务工人员开设进站专口,安排专人进行引导,优化乘车出行路线,以更高效率、更高品质、更好保障的服务,增强旅客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全国铁路部门的情况来看,除了精准开行“务工专列”外,还推出了不少充满温情的措施,为春运人员出行保驾护航。比如,铁路部门不计成本,在偏远山区公益化开行“慢火车”,便捷山区百姓出行;在车站设置专窗,竭力为务工团体购票提供方便;在候车室设立青年志愿者,为出行旅客答疑解惑,引导旅客出行……一幕幕动人的温情服务场景,构成冬日中最美画卷。
  开行爱心专列展现出强烈的“为民情怀”,与人民群众心贴心、肩并肩,共排忧,迸发出更有温度、更为强劲的力量,让铁路服务更有质感,也是铁路读懂人民的殷殷期盼,传递出便民的好声音,这是对民有所呼的真情回应。透过爱心专列,不仅看到新时代铁路的新面貌,也看到了铁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当然,爱心专列虽是春运期间的应急之举,但其服务宗旨却是一贯的。时代在变,春运在变;服务初心,从未改变。在广东,从当初的“摩托大军”高铁专列,到今年的“温暖回家路”爱心专列,各界力量始终关注帮助弱势群体和城市贡献人群,以公益之心持续关心着在粤外来务工人员及家庭。在这种爱心列车的变化中,我们不仅见证了春运出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转变,也从中感受到一些单位服务品质的提升。
  爱心列车就像一个窗口,向世人展现了流动中国的真实变迁。让我们为这个情系民生的举措点赞。  (作者黄腾飞,时评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