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9版: 农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我国极端天气事件 将呈多发强发态势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2月14日
版次:
09
“目前,国家气候中心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近日,在中国气象局2月例行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非常深远,气候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
针对今年的气候形势,国家气候中心建议: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还需要重点加强台风的防御工作;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会上,《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全国平均气温10.51℃,较常年偏高0.62℃,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较常年偏少5%,冬春季降水偏多、夏秋季偏少,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少。
过去几十年,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气候变化非常明显,形势严峻。未来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表现出增加趋势;极端高温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如我国中东部地区,2035年前后,类似于2013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可能变为两年一度,到本世纪末,发生高温事件的风险将提升到目前的几十倍。
未来我国极端降水增加的幅度也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未来中国平均集中降雨呈现期也会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将从目前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另外,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也将持续增加。
“总体来说,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贾小龙强调。 □付丽丽
上一篇:
广东开展农资打假“春雷”专项执法行动
下一篇:
湛江海关保障农资高效通关
上一篇:
广东开展农资打假“春雷”专项执法行动
下一篇:
湛江海关保障农资高效通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