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预制菜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豚预制菜 “游”向全国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3月18日
版次:
11
| 行业动态 |
自2016年解禁后,河豚产业时隔26年重新迎来生机。
根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统计,2017-2021年中国河豚年度消费量由5000余吨增至近2万吨,随着加工和储运技术进步,河豚预制菜产品逐步成熟,将走上消费者餐桌。
最近,有网友发现,部分生鲜超市不仅开始销售冰鲜河豚,还有以河豚为主角的预制菜。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上海丰鱼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顾建培介绍,生意好的时候,他曾经日销河豚800斤,供应200多家饭店。
在中国人的传统印象里,河豚虽然味道鲜美,但却因含有剧毒而让人望而却步。近年来,养殖户通过人工养殖、改良鱼饲料以及去除河豚含有毒素的部位使河豚达到可安全食用的标准。国家也陆续出台河豚经营标准,以确保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如今河豚不仅出现在各大饭店里,还以预制菜的形式“游”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2016年9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符合条件的河豚可以销售,而不符合条件的销售行为始终处在严格监管之下。”监管部门一线执法人员介绍,违规行为包括销售野生河豚、活体河豚、无法提供追溯信息的河豚等。
《通知》明确,养殖河鲀鱼源的基地要备案且养殖的河鲀要经过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才能销售。加工河豚企业须满足3个条件:加工企业有经备案的河鲀鱼源基地;具有河鲀加工设备和技术人员,具备专业分辨河鲀品种的能力,熟练掌握河鲀安全加工技术;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
2022年6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召开河豚鱼美食文化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肆月河豚创始人段然当选分会会长,段然表示,未来将继续促进河豚产业链技术进步和会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产业发展方面,促进餐饮企业会员进行河豚相关菜品及预包装食品(预制菜)的研发,支持加工企业与餐饮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采购联盟,利用现有流通方式建设河豚消费品(预制菜)的消费流通网络。“通过预制菜的形式,能最大程度简化餐厅的河豚食材使用难度,让河豚的各类预制菜菜品顺利进入到餐厅菜单当中,成为餐厅新的特色菜品之一。”
河豚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产品特色鲜明,利润空间打,也是预制菜实现差异化的突破口,打破了原有预制菜头部单品中一大半都是酸菜鱼、小龙虾等同质化产品的套路。中洋鱼天下零售业务负责人介绍,为了降低消费者的尝鲜门槛,盒马与中洋尝试将河豚鱼骨熬制成白汤再制作成料包随赠,消费者只用简单炖煮就能做成一道经典的白汁河豚。“预制菜能打破食材的空间限制,将区域特色推向全国,河豚在北方和西南地区都有不少爱好者。”盒马水产采购商王兵表示。
□王佳仪
上一篇:
华中最大预制菜产业链园区落户武汉
下一篇:
上一篇:
华中最大预制菜产业链园区落户武汉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