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全国媒体组团打卡 菠萝的海引称赞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3月28日版次:06

  3月24日,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媒体代表挺进菠萝的海。 李睦宇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赵启旭 

  三月的徐闻,阳光明朗、海风吹拂、菠萝飘香。菠萝的海摊位前,一群人扛着单反和摄像机,随着快门按键的起落,阳光、风车、菠萝、游人一同被定格在影像中。
  3月24日,中国新闻社、南方农村报社、南方都市报社、南方周末报社、南方英文网及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等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媒体代表挺进菠萝的海,共探“春日第一果”菠萝源产地,记录广东菠萝产业高质量发展故事。
连年增产增收
果农心中乐开花

  “太壮观了,不愧是菠萝的海!”车辆刚驶入菠萝的海,就引起一阵赞叹。一下车,媒体记者们便迫不及待地,按下相机快门,围着果农、游客采访交流。菠萝的海顿时变成集体采访现场。
  中国菠萝看广东,广东菠萝看徐闻。作为中国最大的菠萝产地,徐闻菠萝有着近百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达35万亩,常年产量超70万吨。
  徐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启扬介绍,今年徐闻菠萝产量约79.6万吨,其中出售的菠萝鲜果约占总产量的55%、用于加工的罐头果约占30%、菠萝小果约占15%。其种植品种以巴厘菠萝为主,占全县种植面积的90%以上。近几年,徐闻大力推广菠萝新品种种植,种植面积在4万亩以上,主要有金钻凤梨、甜蜜蜜、黄金菠萝、西瓜菠萝、芒果菠萝、手撕菠萝、MD2金菠萝和神湾菠萝等。
  近年来,在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推动下,徐闻菠萝有效破解销售难题,产量从50多万吨到近80万吨,田头均价从几毛/斤到最高3元/斤,人均GDP由23748元增至33676元。2022年,徐闻鲜果产值达历年最高,约25亿元。
鲜切菠萝卖俏
开创新蓝海市场

  “徐闻菠萝有什么加工品?”“鲜切小菠萝发展情况如何?”“怎样拓宽产业链?”在座谈会上,媒体代表们纷纷提问。
  “近两年,徐闻县强化菠萝食品化工程建设,在全国率先发布徐闻鲜切菠萝行业标准,鲜切菠萝工厂如雨后春笋崛起。现有鲜切菠萝生产企业17家,主要分布在曲界、锦和、加工园区等地。”刚参加全球首场鲜切菠萝春日品鉴会回来的徐闻县副县长黄执孔,看到了鲜切菠萝巨大的市场潜力,也看到了徐闻菠萝产业的无限可能。
  目前,以广东金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徐闻县连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湛江市小鲜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湛江三木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生产的鲜切菠萝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在各大商超、电商平台上销售火热。菠萝小果从“丢在田里无人要”到成为“香饽饽”,田间收购价稳定在1.2元/斤,开创了一个新蓝海市场。
全产业链发力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徐闻是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策源地。近年来,徐闻不断做优采购商服务,创新营销方式,扩大菠萝市场朋友圈。徐闻菠萝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大,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出口至俄罗斯、日本、吉尔吉斯斯坦、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
  2022年,徐闻县出台《促进菠萝加工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努力提升菠萝初级和精深加工能力水平,推动产业链延伸提质。与国内餐饮企业联合发布和推广“菠萝烤鱼”等新菜式,积极建设预制菜产业园。目前,徐闻食品生产企业菠萝类31家,年加工能力达20多万吨,除鲜切菠萝外,还生产有菠萝罐头、菠萝果脯、菠萝果馅、菠萝果汁、菠萝干、凤梨酥、菠萝酒等产品。
  “徐闻将持续做好菠萝‘土特产’文章,推动菠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黄执孔说。
  3月24日,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媒体代表挺进菠萝的海。  李睦宇 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