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农村财富·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石阡苔茶:“黔”程似锦
一个茶叶老产区的产业化新路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4月22日
版次:
07
苔茶是石阡县特有的茶树品类,在石阡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 崔卿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魏耸
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走进“中国苔茶之乡”——贵州省石阡县,高山云雾间,翠色欲流,空气中洋溢着沁人的茶香。谷雨前后,茶农们三五成群,背着茶篓在茶园里忙碌。只见他们双手翻飞,一捏一掐,熟练地将一片片嫩绿的茶芽采摘下来放入茶篓。
石阡是贵州省茶叶大县,茶文化浓厚,种茶历史悠久,却长期面临“空有好产品却难以走出大山”的困局。近年来,石阡县着力推动苔茶产业提质增效,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不断扩大。2022年,石阡县实现投产茶园33.46万亩、茶叶总产量2.9万吨、茶叶综合产值31.9亿元以上。石阡苔茶正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一片茶叶传千年
石阡苔茶是茶树品种和产品名的总称,之所以叫苔茶,是因为这种茶树新长出来的嫩梢持嫩性好,像菜苔一样鲜嫩。石阡县位于武陵山脉西南边缘,呈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特点,这些气候地理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一片茶叶,凝结了石阡农业的历史变迁。
“夜郎山来夜郎林,夜郎山上好茶林。夜郎山上好茶树,夜郎种茶卖京城……”石阡人口口相传保留的“夜郎古歌”,生动描绘了在千百年前石阡人种茶、采茶、制茶等生活生产场景。
早在唐朝年间,石阡苔茶就成功俘获了“茶圣”陆羽之心,“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是其在《茶经》中对石阡苔茶的描述。宋明清时期,石阡苔茶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成为皇室之爱。上世纪50年代,石阡生产的“工夫红茶”已销往苏联和东欧等国家。1958年,石阡苔茶在全国群英会上获得了周恩来总理题词赠送的“茶叶生产,前途无量”奖旗。
然而本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石阡苔茶在经历大量砍伐后,仅存万余亩。
2003年开始,石阡把茶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引导群众实施“退耕还茶”工程,茶园面积逐渐增加。“老茶”发新枝,石阡苔茶再度恢复生机,不断壮大。近年来,石阡县进一步做实基地、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石阡苔茶一跃成为全国驰名商标,跻身贵州“三大名茶”之列。
资源整合促发展
“我们自己种出的茶叶,泡茶时一般都不洗茶的。”石阡黔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柴邦文在广东工作近30年,2017年返回家乡创业。目前自有茶叶基地300亩,并建有加工厂,打通了销售渠道,帮助周边茶农销售茶叶。
石阡苔茶的纯净离不开独特生态环境,更离不开绿色种植模式。
石阡县茶叶管理局局长周胜维介绍,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当地使用的茶叶专用肥由省农委和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共同监制。防虫害方面,利用生物相生相克原理进行生物防控,茶叶加工厂必须进行清洁化建设。今年春茶上市前,对茶园采集了147个样品送贵州大学检测,全部达到“欧盟标准”。
黔丰茶业所在的龙塘镇大屯村,是石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据了解,大屯村茶园已发展到2630亩,有茶农2500多名,年收入最高的可突破2万。与此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子连片种茶,茶园面积达到2.3万亩,号称万亩苔茶园,涉及茶农1万余人。
由于茶叶生长周期较长、见效慢,部分茶农缺乏信心投入管护。为此,贵州苔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苔茶集团”)将产业园核心区的2000多亩茶园从农户手里流转过来,实现统一管理。
石阡苔茶采摘期长,每年3月至10月会进行“名优茶”和“大宗茶”的轮番采摘,周边村民靠采茶也增收了不少。由散户种植向规模化基地转变,也进一步促进了绿色种植模式的推广。苔茶集团茶山管理员付斌介绍说,“我们采取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相结合的技术模式,可实时监测茶园病虫情况,并且大力推广碳源肥。”在石阡县,像龙塘镇大屯村这样的连片生态茶园还有很多。
为进一步提升苔茶产业发展水平,石阡县于2021年成立了苔茶集团,对石阡苔茶进行统一运营管理。成立以来,苔茶集团充分整合全县茶产业资源,与20家规模民营企业建立茶产业联盟,全力推进“八统一”(统一机构、统一管护、统一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营销、统一品牌、统一宣传)工程。
莞铜情深谱新篇
在苔茶集团名优茶精制加工中心,全自动立式包装机正在运转,一包包茶叶正被生产出来。
据苔茶集团副总经理杨明利介绍,公司的名优茶精制加工生产线得以开工,离不开东莞市厚街组团的大力支持。因公司项目在前期建设中出现了资金链问题,进度缓慢。东西部协作驻石阡工作组了解情况后,争取到了1500万元帮扶资金注入,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自石阡县与东莞市厚街组团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两地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目标,以产业发展为引领,持续强化产业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聚力打造农业现代化产业园,推动石阡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苔茶一体化项目是两地结对协作的重点,已于2022年投产运营,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实现从只生产春茶到春、夏、秋并重,从手工茶向机械化转变。目前,苔茶集团已建立了大宗茶初加工中心、名优茶精加工中心、大宗茶精加工中心和红茶研发中心,还依托科研院校资源,与贵州大学茶学院紧密合作,挂牌成立了“石阡苔茶研究中心”。苔茶集团的“火车头”作用日益突显。
东莞市厚街驻石阡县小组还积极联系东莞农技人才、制茶师傅及大宗农产品采购商代表赴阡开展技术交流指导,推动产业链拓展。并组织石阡茶企赴厚街镇参加国家级专业展会,赴龙嘉电商直播基地学习电商带货,协调组团3个镇街提供专卖场所销售莞铜共建产业园产品,拓宽华南茶叶交易市场、万江茶叶批发市场等销售渠道。截至目前,超过20吨精品茶和200吨大众茶走进东部市场。
一片茶叶,成为莞铜情深的见证。
目前,石阡苔茶精深加工不足、“有名茶无名牌”的局面已得到根本性扭转。从小规模、低水平、低效益,迈向高水平、高效益、高附加值,石阡苔茶正经历一场蜕变。
苔茶是石阡县特有的茶树品类,在石阡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 崔卿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贵州玛瑙红樱桃 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贵州玛瑙红樱桃 熟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