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严控尿酸痛风仍发作?或是用药过猛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4月25日版次:12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家住粤西的61岁陈伯患有痛风多年,近期足踝脚趾肿痛难耐,积极用药治疗后,症状却迟迟未能缓解。趁着来广州探望孙子的机会,他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专家告知,他是因为用药过猛,尿酸降得太快了,也降得太低了。
尿酸降太快也会痛风
  据了解,陈伯在5年前就开始痛风发作,每年发作2-3次,每次发作一周左右可缓解。他想着忍忍就好,一直未有坚持降尿酸治疗。2个月前再次痛风发作,这次痛得厉害,他扛不住了就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尿酸达781μmol/L。
  陈伯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用药一个月复查血尿酸已降到163μmol/L,但踝关节和足趾关节肿痛依然未能缓解,生活多有不便。
  血尿酸明明已经降下来了,为什么一直疼痛不减?带着疑惑,陈伯坐着轮椅由家人护送至中山六院风湿免疫科黄建林教授门诊处。
  黄建林教授仔细查看陈伯的病历记录和验单并做了体检,明确诊断为痛风。他解析道,高尿酸血症的确是造成痛风的根本原因,血尿酸降不下来,没有达标治疗(无痛风石的患者,要求控制血尿酸水平低于360μmol/L,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300μmol/L),痛风就容易频繁发作,甚至在身体各处出现痛风石,导致关节变形、肾脏损害。
  但是,降尿酸治疗讲究的是持之以恒,保持尿酸长期达标,但别降得太快,以免适得其反。黄建林表示,诱发痛风发作的主要原因通常不是血尿酸太高,而是血尿酸水平的剧烈波动,包括突然升高和降低。降尿酸过猛,血尿酸快速下降时,关节及周围沉着的单钠尿酸盐结晶会较快溶解,产生一些微晶体,正是这些微晶体刺激关节,导致痛风发作或肿痛较难消退。
尿酸控制不低于180μmol/L
  针对陈伯的情况,黄建林教授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减小降尿酸治疗的力度。原本陈伯用了两种降尿酸药,一种是非布司他,每天40mg,一种是苯溴马隆,每天50mg,均用了足剂量。建议停用非布司他,苯溴马隆改为每天半粒,等待关节肿痛好转二周后改为每天一粒。同时定期复查,将尿酸调到300μmol/L左右即可。此外,加药秋水仙碱,塞来昔布继续服用,以消炎和止痛。
  一周后电话随防,陈伯表示关节肿痛趋于好转,继续维持治疗方案。
  黄建林教授指出,服药降尿酸并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这是因为,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小剂量起始降尿酸药物,缓慢加量,有助于降低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尿酸药物治疗初期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0.5-1.0mg/d),可降低痛风复发的频率,维持3-6个月。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建议小剂量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不超过常规剂量的50%),不能耐受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建议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0mg/d)预防发作。
  在降尿酸治疗中,强调血尿酸降到目标值,即达标治疗。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将尿酸降至180μmol/L以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