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无须注射造影剂精准探查脑肿瘤

新型核磁共振检查技术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孕妇等特殊群体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5月04日版次:11
  孕8个月的34岁准妈妈方方(化名)罹患脑瘤,摘或不摘,都可能影响母胎健康。两难之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影像诊断科负责人温志波教授制定了个性化头颅MRI检查方案,精准诊断探明病灶。在听从医生建议下,方方保持密切随诊,顺利诞下健康宝宝,随后成功摘除了脑瘤。
  近日,“氨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应用”入选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2023-2025年)建设名单。该项影像检查技术无须注射造影剂即可清晰探明肿瘤病灶,让孕妇、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患者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辅助制定治疗决策。
  据了解,方方怀上二胎,前期产检都还顺利,在孕35周时,她多次出现言语不清甚至不能说话,右上肢连续麻木一周,在当地医院行常规头颅MRI(核磁共振成像)平扫检查,被告知患上脑瘤,性质未明,夫妇俩一时手足无措。
  经多方了解,得知珠江医院影像诊断科温志波教授在神经系统肿瘤诊断方面经验丰富,于是来院就诊。“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会影响宝宝吗?怀孕了还能做MR增强扫描吗?”方方焦急问道。
  温志波教授仔细阅读检查报告,发现脑瘤长在左侧额顶叶,肿瘤范围相对较小,但是有出血信号。通常,要确定瘤体核心区域以及判别肿瘤性质,需要使用钆作为静脉注射对比剂,提高MRI诊断的准确率。然而,怀孕期间进行钆对比剂增强MRI检查,可能增加母胎风险,包括炎性或浸润性皮肤疾病、滞产、钆沉积及新生儿死亡等。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温志波教授结合多年经验,为方方设计了个性化的头颅MRI检查方案,采用无需注射对比剂的头颅氨基质子转移MRI(APTw-MRI)成像技术。结果提示,在左侧额顶叶区域显示环形高信号瘤核心区域,可以明确肿瘤核心区及周围水肿带,未对邻近结构造成浸润,考虑为良性肿瘤,建议保持稳妥的保守治疗及严格监护,待产后再切除肿瘤。
  方方接受建议,并于近日顺利诞下健康宝宝。产后择期进行颅内肿瘤切除,病理结果证实为脑内良性血管瘤。
  温志波教授介绍,APTw-MR属内源性分子成像技术,无需注射钆对比剂即可显示脑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规避了潜在风险,而且APTw成像上高信号可以较直观地显示肿瘤的核心区域,有助于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孕妇等特殊群体。
  团队自2008年起开启APTw-MR在脑肿瘤的应用研究,目前已推广至国内外多家医疗机构。该项目在配置了3.0T MR设备的医疗机构均可开展。
□珠医
分享: